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计划,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近期到彝良县、永善县和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全市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庭建设工作。
调研组认为,市中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全市基层人民法庭建设工作,全市基层人民法庭立足审判职能,积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亮点突出,特色法庭建设成效显现,在精准服务大局、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生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调研组同时指出全市基层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短板、“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审判质效还需提升、巡回审判力度不够、法庭宣传工作不足等问题。
为切实提升基层人民法庭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调研组强调,一要聚焦审判主责主业,着力提升办案质效。围绕案件办理,纠纷化解这个中心点,强化审判管理,规范办案流程,严把案件证据关,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办案效率,提高案件质量。二要深化“枫桥经验”实践,加大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作用。强化法庭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和支持,提升基层自治化解矛盾能力。三要夯实基层基础,充实法庭力量。发挥人民法庭联系人民群众和化解矛盾纠纷前沿窗口作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持续改善法庭基础设施条件,升级信息化装备,优化办公办案环境。四要健全轮岗交流机制,激发队伍活力。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官轮岗交流制度,促进法庭与机关、不同法庭之间的人员有序流动,丰富干警阅历,优化队伍结构,防止人才流失。五要坚持“审执分离”。优化审判资源配置,让法庭集中精力审理案件和化解矛盾纠纷,案件的执行交由执行部门执行,提升工作效率。六要优化法庭布局。提升群众对司法服务便民利民的感知度和认同感。加强工作的宣传,选取典型案件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公开审理,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提升司法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