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所在位置: >人大要闻

省人大民族委员会到昭通调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来源: 作者:杨兴平 锁才芬 杨文忠 毛晓慧 发布时间:2023.11.21 阅读:1580

11月15日至17日,由省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四明任组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机关相关委室、省民族宗教委相关同志为成员的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我市昭阳区、盐津县和巧家县调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1.jpg

15日抵昭后,调研组一行随即前往昭阳区青岗岭回族彝族乡开展调研。这里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的挂钩帮扶点,多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为这片土地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情感,用真情实感和真抓实干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在短短几年间让该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李四明主任一行亲切看望了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的驻村工作队员,认真听取了白沙、青岗岭、沈家沟3个村的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了该乡的现状和下步发展规划,当场对现存困难和问题进行安排解决。调研期间,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气温几近摄氏零度,但所到之处,当地干部职工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和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谢话语,让人心头热乎乎的,大家真真切切体会到了青岗岭回族彝族乡各族同胞对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2.jpg

16日一大早,调研组就从昭阳区出发前往盐津县调研,下午又马不停蹄赶赴巧家县,到达巧家县时已是傍晚。次日结束巧家县的调研,虽然已经是下午16时许,但调研组一行又立即踏上了返回昆明的行程。调研组一行用轻车简从、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生动诠释了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情牵昭通、心系基层、爱洒一线的无言大爱,让昭通参与调研的同志们深深折服。

3.jpg

调研组认为,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以来,我市切实加强了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打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物质基础、社会基础、生态基础和法治基础,《昭通市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25项主要指标,12项超预期完成,8项按进度推进,总体情况良好。调研组对我市下步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围绕“高质量全面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目标,全面推动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规划内容,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将规划细化落实,把规划中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等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主导、政府负责、部门实施、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创建局面,确保规划工作有人抓、有人干、众参与、见实效。要对标对表找差距,对预期进度指标要稳步推进,对不及预期的目标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工作思路,精准发力,力争如期完成目标任务。二是要进一步整合力量,提升工作能力。人大要督促民宗部门负起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责任,充分整合资源和力量,积极进行创建指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工作协调机制作用,通过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工作协同,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率和效能,推动规划中的建设项目落实落地。三是要进一步强化主题意识,着力提升宣传水平。民宗部门要积极指导宣传内容,各级各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责,找准宣传载体,丰富宣传方式,让创建工作有落脚点,深入人心。要将宣传工作与民族节日、宣传月等特殊日子结合起来,拓宽宣传渠道,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理解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主体意识,自觉参与到示范区建设中来。宣传工作要向社区、乡村、学校、企业、连队等基层单位下沉,向家庭和岗位等更小的社会“细胞”延伸。同时,加大重点行业、窗口单位、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地方的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创建氛围。四是要进一步做实强基工程,夯实发展基础。创建工作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来支撑,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城乡协调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关键纽带,要以乡村振兴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改善民生、产业升级、环境提升等领域,狠抓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乡村道路新建和拓宽力度,为促进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增收不断注入强劲动能。

4.jpg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康凤率市人大常委会民宗外侨工委和市民宗局相关人员全程参与了调研。昭阳区、盐津县和巧家县人大常委会、民宗局相关人员参与了本县区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