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是盐津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代表满意度提升,通过办理建议为群众办实事的真实写照。截至目前,盐津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提出并经过审定的建议83件,已办结55件,办结率66.26 %,其中重点建议和重点督办建议已全部办结,一般建议办结30件,在办28件,面商率和回复率均达100 %。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代表提出并经过审定的84件建议,当前面商率已达100%。
把控质量,重视事前调研
县人大代表、社区工作者张方兵,笑容满面走在已建成的滨江彩虹大道上,这里是盐津“一线城市”网红打卡地和群众健康休闲的理想地。回想当初调研时“群众反响强烈,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场景,作为代表把建设滨江彩虹大道作为建议提交并得到办理,甚是欣慰。近年来,盐津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提高代表提出建议的质量作为突破口,采取“集中培训提升、外出学习强化、下沉调研走访”模式,多角度,多形式力促代表提出建议标准化、规范化。在代表会议前和闭会期间,组织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月走访”,面对面听取选民期盼和诉求,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及代表小组,拓宽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渠道,使提出的建议符合实际又能够办理。此前,县选联工委还聚焦全县重大建设项目和民生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视察调研,收集重大事项建议初提意向,认真分析调查核实,确保建议质量较高,实施可行。
精准交办,落实承办责任
代表会议期间提出的代表建议,经议案审查委员会认真审查,提请大会通过予以办理。在审查中,坚持分类施策,根据建议在全县经济社会地位、分量及办理难易程度进行认真分析,把涉及重大项目和民生,且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15件建议作为重点督办建议,把涉及资金量不大,群众关注,通过项目实施可以办理的10件建议作为重点办理建议,其余建议为一般建议。在交办过程中,盐津县人大常委会采取“主任会议专题研究交办、专题签约交接,规范文件交办”的方式,明确办理的责任、时限和要求,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组成专班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严格督办,提高办理效率
盐津县人大常委会创新督办方式,采取“联合督办、重点督办、督查督办、现场督办和跟踪督办”的形式,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实效。
落雁乡天星村深溪沟过水路面无论晴天雨天人和车都无法正常通行,路改桥成为当地群众盼之又盼的急事。该建议交给交运局办理后,受资金限制,多次催促,施工进度缓慢,县人大常委会持续追踪督办,多次到现场督查进度,直至项目完工群众满意。
建议办理过程中,要求承办单位按照办前、办中、办后“三面商”要求,落实承办单位起草签批答复的“四级”负责制,严把答复意见政策关、内容关、文字关和格式关,推动建议办理落地落实。
开展“回头看”,提升办理效果
盐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一报告三评议”(常委会任命人员向常委会作述职报告,将建议办理工作作为述职内容之一;组织代表回原选区向选民述职并开展评议、组织代表对政府及承办单位开展评议、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评议)对建议办理进行“回头看”,让监督不失位不缺位。对已办结的要按照绩效评估的要求,实地查看实际成效,开展座谈和满意度测评,对正在办理的催促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对未启动办理的要求说明缘由,纳入库存,次年继续交办,形成“一年接着一年办,一届接着一届干”的长效机制,推动代表建议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