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所在位置: >实践探索

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推动昭通发展

来源:《昭通人大》期刊 作者:迟宽静 发布时间:2017.06.12 阅读:6785

“十三五”已经开局,在昭通发展步入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越是任务艰巨,我们越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奋发有为做好各项工作。

“十二五”期间,昭通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组数据表明,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709.18亿元,比2010年增加330.58亿元,年均增长11.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73元,比2010年增加9478元,年均增长12.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2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1%。五年来,全市干部群众经受住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等考验,在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昭通发展历程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亟需花功夫认真加以解决。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面对今后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今年初,我市相继召开了市委三届十次全会和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这两个会议立足昭通“五个并存”基本市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教育兴昭、生态文明为主要内容的“六大战略”。六大战略中,脱贫攻坚是前提,交通先行是基础,城镇化建设是平台,教育兴昭是根本,生态文明是保障,它们虽然各有不同、各有侧重,却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目标已经确定,实干才能兴邦。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两个会议精神,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审视过去,科学谋划未来,切实把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去。

当前,对昭通来说,我们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面临难得的机遇。挑战主要体现在“六大短板”,即: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规模弱小,城镇化水平较低,教育发展滞后,生态敏感脆弱。机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昭通发展高度关注、大力支持二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等重大战略为昭通注入动力、提供空间。三是综合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昭通的区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政策前所未有,力度前所未有。看不到问题,盲目乐观,是不负责任;看不到机遇,坐失良机,同样是不负责任。对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抢抓机遇、把握机遇,趁势而上,努力推动昭通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赶超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相信:只要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解放思想,只要进一步制定政策、强化措施,只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只要进一步优化环境,转变作风,做到一个工程一个工程、一个项目一个项目、一件实事一件实事地去抓落实,昭通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