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所在位置: >代表大会会议

昭通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昭通市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1.21 阅读:7386

(2016年1月20日昭通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昭通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唐正荣

大会主席团:

昭通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交的《关于昭通市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及昭通市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会议召开前对财政报告和预算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会议期间结合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对财政报告和预算草案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52695万元,比年初预算数530609万元超收22086万元,比2014年决算数510201万元增收42494万元,增长8.3%;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23247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6122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万元,调入资金4247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93000万元,收入总计4786867万元。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052878万元,比2014年决算数3308880万元增支743998万元,增长22.5%;加上上解支出1320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272000万元,提取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9252万元,支出总计436733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419533万元。

市本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6785万元,比年初预算数154334万元超收2451万元,比2014年决算数149839万元增收6946万元,增长4.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232477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364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52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93000万元,调入资金26239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万元,收入总计3912402万元。市本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2016万元,比2014年决算数301721万元增支20295万元,增长6.7%;加上补助下级支出310617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支出305581万元,上解支出15669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61419万元,提取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941万元,支出总计382380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88598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1297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71588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14854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63000万元,收入总计364433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7722万元,调出资金30451万元,上解支出492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支出57000万元,支出总计23566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28768万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514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27041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14854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63000万元,收入总计246103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965万元,加上补助下级支出146737万元,调出资金1875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支出63000万,上解支出492万元,支出总计23894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7159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648万,加上上年结余收入36万元,收入总计684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459万元,加上调出资金36万元,支出总计49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89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数与支出数均为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数与支出数)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524075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558484万元,收入总计1082559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45823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624320万元。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5年,市人民政府及其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财政预算的决议,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困难局面,坚持稳中求进,广开财源抓增收,强化管理促支出,完成了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目标和任务,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在审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财政持续稳定增收压力巨大,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基础设施差,财政负担重,建设欠账大,财政收入与刚性支出矛盾突出,少数资金管理不规范、使用效益不高,债务存在一定风险。

二、关于2016年预算安排

(一)地方公共财政预算。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569276万元,比2015年快报数552695万元增长3%,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68348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19533万元,调入资金17151万元,调入稳定调节基金13243万元,收入总计3702687万元。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686499万元,上解支出16188万元,支出总计3702687万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163056万元,比2015年快报数156785万元增长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683484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192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8598万元,调入资金5000万元,收入总计2952061万元。市本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5159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612116万元,专项上解支出16188万,结转下年支出88598万元,支出总计2952061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6000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128768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44143万元,收入总计232911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04143万元,调出资金7938万元;支出总计11208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20830万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45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7159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44143万元,收入总计54752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45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44143万元,支出总计4759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7159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517万元,全部为市本级收入,加上上年结余收入189万元,收入总计706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586万元,全部为市本级支出,调出资金120万元,支出总计706万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67032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624320万元,收入总计1191352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06227万元,收支相抵,结余685125万元。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三届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收入预算积极稳妥,支出安排体现了民生优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收支平衡的原则,符合预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各项措施积极可行。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本次代表大会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6年市本级财政预算。

三、关于2016年预算执行的建议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为做好2016年的预算收支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代表们的审查意见,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市人民政府要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落实财税体制改革措施,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着力研究编制三年财政规划,逐步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强项目库建设和管理,强化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编制的约束,加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要逐步完善预算公开制度,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努力健全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规范征收行为,严格依法组织税收收入,同时要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将全部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完善非税收入征缴和监管体系;要继续加强财源建设,大力培植涵养税源;要加快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同公共财政预算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科学用好结余结转资金,加大财政的统筹力度。

(三)强化支出预算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市人民政府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硬化预算约束,严肃财经纪律,控制无预算追加行为;要继续强化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要确保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教育兴昭、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要继续坚持民生优先、确保重点的原则,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

(四)加大预算绩效管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市人民政府要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科学制定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支出责任和绩效意识,努力建立覆盖全部财政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要加强预算绩效评价和结果的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编制预算草案、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的重要依据。

(五)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努力化解债务风险。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地方存量债务甄别结果,积极清理处置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明确管理职责和偿还责任,严肃责任追究。要加强债务风险评估,完善债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构建监管长效机制,切实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