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城建环资工委在市委、市人大党组及常委会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及主任会议的安排,全委同志努力工作,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2004年工作总结如下,并提出2005年工作打算。
一、2004年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依法监督的能力。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安排和要求,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明确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结合本委实际,认真学习涉及本委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宪法修正案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水平,提高了依法监督的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积极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根据省人大2004年环保世纪行以“珍惜每一寸土地”为主题开展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结合昭通的实际,把“土地法”执法检查和环保世纪行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在陆副主任、罗副主任的领导下,分成两组分别深入昭阳区、永善县、盐津县和镇雄县进行执法检查和采访报道。通过对“土地法”的宣传和执法检查,迸一步推动了“土地法”的贯彻执行。
同时还组织了全市人大系统和相关部门参加的以“珍惜每一寸土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将获奖作品刻成光盘,要求各县区电视台及市台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宣传。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各级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土地的忧患意识,增强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认识。使全市人民更加珍惜每一寸土地和保护每一寸土地。同时省人大还把我委的活动材料及光盘发到各地州市进行宣传,并将光盘推荐给全国人大和国土资源部,对宣传昭通人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认真做好渔洞水库立法前期工作,效果明显。
根据市委2004号文件关于启动渔洞水库立法前期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积极做好渔洞水库立法前期工作。代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草拟向市委关于做好《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立法前期工作的报告和向省人大关于请求立法保护昭通渔洞水库的报告,并组织了十多个调研组三次深入库区和径流区进行调研获得了大量的资料,为渔洞水库保护条例的起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多次到省人大及相关委室联系、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做了大量的工作,资料汇编成册后和条例建议稿一并送省人大有关领导及委室得到了充分肯定,该条例有望2005年出台。实现昭通解放以来地方性法规零的突破,为昭通市民以及子孙后代造福做了一件大好事。
(四)积极组织省人大代表开展对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专题视察,对推动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起到极好的作用,为渔洞水库的立法保护奠定了基础,更进一步统一了保护渔洞水库的认识。
(五)加强对所联系部门向市人大常委会所作工作承诺的督促,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向市人大常委会所作工作承诺的督促检查工作,使两个部门的承诺工作圆满完成。通过检查,代表表示满意。
(六)积极参加对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情况的检查工作。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发表意见,对增进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实效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七)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在市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我委三位同志都参加大会服务,大家都尽职尽责,做好各自的工作,为大会的胜利召开和圆满结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赵庆德同志抽去参加省人代会服务,都是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为使大会的胜利召开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八)积极做好省人大相关领导来昭对渔洞水库立法前期的调研接待工作。为渔洞水库的立法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和主任会议安排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忙事务,抓政治学习不够。除按常委会和主任会议要求学习的内容外,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的时间较少。二是加强对口联系部门的工作联系不够。很少有时间到联系部门了解情况。三是外出调研、学习外地人大先进经验不够,因此对政府依法监督办法不多。力度不够。
三、2005年工作打算
(一)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一届八次全会提出的中心工作,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二)积极配合省人大继续做好渔洞水库立法的各项工作,争取2005年出台《渔洞水库保护条例》实现昭通地方性法规零的突破。
(三)按照省人大安排,继续做好2005年环保世纪行活动。
(四)认真做好市一届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任期内近5年来总结工作。总结成绩、找准差距,为下届人大工作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五)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