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6至27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天蓉所作的《昭通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侨法”)颁布20多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侨务工作方针政策,积极推动侨法的全面施行,在宣传侨法、依法护侨、维护侨益、为侨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侨法宣传不深入、维护侨益机制不健全、以侨引资引智力度不够大、侨情普查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侨务工作是我国涉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我市归侨侨眷和昭通籍海外华侨华人是我市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为进一步加强侨务工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侨法学习宣传工作。要加大侨法的宣传力度,不断拓展学习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要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侨法宣传活动,努力提高侨法知晓率,推动全社会形成爱侨、护侨的良好氛围,增强全社会依法护侨的意识。同时,通过宣传学习,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对侨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护侨的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贯彻实施侨法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维护侨益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外侨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维侨长效机制。市人民政府要督促县(区)人民政府尽快建立健全侨务工作机构,保证必备的工作人员;加强基层侨务工作队伍建设,重视侨务工作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为侨服务的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为侨法的贯彻实施提供组织保证。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在新形势下做好侨务工作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涉侨部门要自觉将为侨服务与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按照侨务政策的规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努力形成侨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进一步加强侨务信息基础工作。要建立侨务信息定期普查制度,全面、及时、准确掌握侨务信息。要创新工作方式,认真搞好侨情普查,千方百计摸清侨务资源家底。要建立健全涉侨部门联系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加强信息交流,着力解决维护侨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涉侨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推动侨法在我市的贯彻实施。要加大侨务外宣力度,积极开展与海外侨胞,特别是海外华侨新生代的联谊活动,进一步增进海外侨胞对昭通的了解, 努力为以侨引资、以侨引智、以侨促贸服务。
(四)进一步加大以侨引资、引智力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牢固树立“大侨务”观念,创新思路,加大以侨引资、引智力度,引进更多的海外资金和人才,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归侨侨眷、侨资企业排忧解难;充分发挥侨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五)继续加大对城乡贫困归侨侨眷的帮扶力度。要继续将扶持贫困归侨侨眷纳入扶贫规划,结合归侨侨眷的特点,切实加大帮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