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所在位置: >常委会会刊 >2013年第8期(总第80期)

昭通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审议意见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27 阅读:418

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了《〈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2011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民政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12346”的发展思路,“411”的发展定位和“5个1”的发展战略布局,认真组织实施《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规划纲要》提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27项主要指标,总体实施比较顺利。十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基本达到了规划要求。同时,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在实施《规划纲要》过程中尚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三农基础仍比较薄弱;工业发展制约因素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部分重点项目实施困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节能减排任务繁重等。为如期完成《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特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要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两个翻番目标。省委提出了“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要求。昭通作为贫困落后地区,发展欠帐大、困难多、任务重。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加快追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只有在“十二五”期间打牢坚实的发展基础,才有可能追上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实现同步小康。         

(二)要认真分析今后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困难。既要增强发展的信心,也要做好应对问题的充分准备,在中期评估的基础上,选准工作的着力点和薄弱环节,制定并切实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要把握发展机遇。当前,我们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等一系列政策机遇。要依托昭通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深入研究、积极推进、抢占先机,努力把政策机遇变成现实发展。

(四)要抓好贯彻落实。要紧扣“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思路,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千方百计加大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筑牢发展基础;要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不断开创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要切实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工作环境和投资环境。

(五)要加大监督力度。处理好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认真督查相关部门对《规划纲要》分年度的落实情况,特别是要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监督力度,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确保我市“十二五”规划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