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所在位置: >代表大会会议

关于昭通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来源: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5.03.12 阅读:7783

——2015年2月28日在昭通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昭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昭通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是昭通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极其艰难的一年,面对外部环境趋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困难加剧、自然灾害多发易发等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主动研判新形势、适应新常态,砥砺奋进、精准发力,突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超常措施保增长、稳增长、促增长,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协同推动,有力防止了经济运行持续下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据快报数,在经济社会发展10个主要指标中,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5个指标完成年初的计划目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调整目标,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4个指标与年初的计划目标存在差距。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70.3亿元,增长5.3%,差计划目标7.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0.5亿元,增长0.4%,差计划目标19.6个百分点;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1.02亿元,增长7.5%,完成调整目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9.4亿元,增长11.5%,差计划目标2个百分点;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30元(新口径),增长9%,差计划目标2个百分点;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97元(新口径),增长14.1%,超计划目标0.1个百分点;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完成计划目标任务;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完成计划目标任务;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为1.6%,完成计划目标任务;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47%,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总体来看,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发展,发展历程艰辛,应对措施有力,成绩来之不易。

(一)积极应对下行压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市坚持稳定经济增长信心、决心不动摇,强化运行监测,始终按季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和实行按月分析报告制度;坚持政策刺激,及时出台并持续推动落实12条稳增长措施,市级财政整合安排9000万元资金引导经济平稳发展;坚持深度发力和从薄弱环节着力,突出落实包保行业和挂钩县区的稳增长责任,突出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大政策等开展专项督导,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通过持续努力,经济运行在三季度实现止跌回升并呈现向上向好发展态势,有效避开了“断崖式”下跌坠底的危险。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70.3亿元,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1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326.1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206.1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648.630.8

农业经济态势良好。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214.2亿元,增长6.2%。粮食总产量达220.69万吨,增长3.2%;畜牧业产值完成101.12亿元,增长4.9%;烤烟收购完成84.91万担,均价达26.24元/公斤。基地农业、园区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加快推进,天麻、苹果、马铃薯、荞麦、蔬菜、魔芋和桑园种植面积分别达6.13万亩、31.5万亩、300.9万亩、50.77万亩、155.1万亩、23.78万亩和32.12万亩,同比分别增0.27万亩、2.4万亩、持平、增14.09万亩、持平、增5.31万亩和减2.38万亩;猪、羊和家禽分别出栏544.6万头、45.9万只和1169.1万只,分别增长9%、4.9%、10.1%;牛期末存栏65.3万头,增长3.5%;肉类总产量达54万吨,增长9.6%。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增加值完成239.8亿元,增长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1.2亿元、增长1%。累计完成发电量541.7亿千瓦时,增长81.3%;生产卷烟61.9万箱,增长2.6%;生产煤炭578.7万吨,下降75.7%;分别生产化肥、电石、铅、锌有色金属和水泥37.3万吨、63.8万吨、2.2万吨、13.8万吨和600万吨,分别增长15%、17.6%、23.3%、0.6%和3.9%。工业投资完成166亿元,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全面建成发电,侨通公司迁建、水富高新技术产业园、永孜堂制药GMP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云曲白酒技改、理世食品扩建、水富古渡酒业等项目竣工投产。关闭煤矿61对,17对煤矿获准复产复建。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95亿元,增长7.9%。11个工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增长23%,新增入园企业17户、达247户。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6.1亿元,增长8.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完成20.3亿元,增长6.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完成29亿元,增长5.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完成17.7亿元,增长5.9%;金融业增加值完成21.9亿元,增长18.2%;房地产业增加值完成17.7亿元,增长3.2%;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8.8亿元,增长5.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80.8亿元,增长9.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49.93亿元,接待游客突破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8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43亿元、贷款余额53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1.5%、15.4%。

(二)着力扩大投资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市坚持把稳定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突出重大项目引领,扎实推进前期工作,全力化解要素制约,创新项目融资模式,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陆续启动、有序实施。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0.5亿元,增长0.4%(剔除溪洛渡、向家坝“两大电站”投资影响,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506.3亿元,增长21.7%)。

交通投资力度加大。交通完成投资92亿元,增长37.2%。麻柳湾至昭阳、昭阳至会泽、镇雄至毕节3条高速公路建设加紧推进,全年完成投资突破50亿元;宜宾至彝良至昭阳、宜宾至毕节公路镇威段、昭通至泸州公路彝威段3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昭阳至麻柳湾二级公路维修工程提前竣工使用,镇雄至牛场、玉碗至三江口等5条国省道改造陆续启动;完成通乡油路和建制村公路硬化1200公里;城乡客运站点建设全面推进。成贵铁路昭通段援建工作扎实有效,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获批准,完成渝昆铁路线路选址方案。昭通机场迁建、水富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取得突破。

电力项目加快实施。电力项目完成投资88.2亿元,下降55.3%,新增中小水电装机16.34万千瓦,电力总装机达1443万千瓦(向家坝、溪洛渡装机1013万千瓦)。向家坝、溪洛渡电站2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燕子坡、高桥、白水江等一批中小水电站建设顺利。巧家大赖石山、大岩洞和永善大坪子风电场第一批机组投产发电,巧家三股水、洗羊塘风电场如期核准。开工建设110千伏和35千伏输变电工程11个,鲁甸孔家湾、威信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进入建设准备阶段;完成农村户表改造和升级3.9万户。

水利设施不断加强。水利设施完成投资33亿元,增长6.45%。绥江罗汉坪、彝良双河两件中型水库主体工程全面完工,鲁甸月亮湾、镇雄胡家山、昭阳黑石罗、巧家小海子4件中型水库大坝填筑封顶,大关太华、彝良松林、永善营盘、盐津三龙滩4件中型水库导流隧洞全面贯通,威信桂香沟、盐津水子冲2件小(一)型水库全面完工,绥江关村、彝良发达、盐津板厂沟、水富四方碑等11件小(一)型水库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五小水利”工程4.02万件。解决3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0条。建设与修复干支渠防渗130公里。新增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3万亩。

(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建设明显提速。坚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城市综合体建设为引领,高起点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城镇,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3亿元,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

规划管理不断加强。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编制顺利进行,启动了鲁甸、永善、镇雄、绥江、水富等县城总体规划的新一轮修编,完成永善、绥江、水富、镇雄、大关等县城控制性详规全覆盖编审,正在编报其他县城控制性详规。完成131个乡镇集镇、13731个村庄(行政村1166个、自然村12565个)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管理日趋规范,开展了规划效能监察和规划容积率调整专项治理。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市综合交通、绿地系统、专业市场等6大工程相继启动,北部新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省耕塘城市综合体、昭阳产业新城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北部新区供水原水输水管线即将完工,中心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厂区建成试运行,整治利济河17.9公里、秃尾河30.2公里。老城区改造稳步加快,一批道路、通讯、供排水管网等市政配套设施快速推进。县城道路、供水、电力、燃气、供排水等管网建设力度加大,“两污”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不断提高,启动推进了一批房地产项目。

统筹城乡力度加大。城镇及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新建城镇保障性住房1440套,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1.56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拆除重建3.45万户。完成110个集镇提升改造,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480个。农转城工作得到巩固提升,完成农转城10.13万人,全面完成省下达10万人转户指导性计划。

(四)改善民生力度加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坚持守住底线,加强和改善民生民计,完善社会保障,稳定和扩大就业,稳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安全生产形势良好,社会和谐稳定。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0030元和6497元,分别增长9%和14.1%。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89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稳定转移农村劳动力142.28万人,实现务工收入230.24亿元、增长14.37%。“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382.88万人,城乡居民低保补差水平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70元和122元。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为1.6%。全面改薄项目全部启动,市职教中心、农村学前教育、中小学校舍及教师周转房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73亿元;大力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划片、免试入学,教育管理改革明显加强;教学质量有新提高,高考上线率达92.1%。(在全省率先实行边远地区教师津贴补贴政策)。狠抓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建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141个;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大病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运行平稳。“单独二孩”政策全面落实,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实效,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深入实施广播影视惠民工程,80个最贫困民族村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实施天保二期工程,造林面积5.3万亩,封山育林13.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降碳节能成效渐显,减少碳排放4786万吨/年。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启动实施39个产业扶贫点,整乡推进、深度贫困自然村、行政村整村推进、以工代赈、安居工程、革命老区等项目稳步推进,对生活在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14886人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帮助2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人口降至233.4万人。

(五)重点领域改革稳健推进,开放活力不断增强。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项目核准(备案)制全面推行,累计承接国务院和省政府下放审批事项184项,取消市级行政审批1项,下放县区实施8项。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工作全面结束,对“吃空饷”人员进行了全面清理。水、电、油气等资源性产品和污水、垃圾等价格改革积极推进,种子、桑蚕茧、两碱外工业用盐实行市场调节价,保障性住房销售和租金价格、物业收费等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区。在云南率先开展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试编工作,“营改增”范围进一步扩大。推动组建“昭通金融控股集团”,组建成立昭通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国企改革全面深化,市开投公司、交投公司、昭交集团等建立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公车改革全面启动,完成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完善出台《深化农村改革工作要点》、《常住户口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等措施办法。制定了《昭通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昭通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制定了《昭通市2014年政法工作深化改革推进治理实施方案》,完成市、县、乡三级综治信息系统平台的组织机构搭建。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活动36场次,到佛山、中山、顺德、浙江等地开展招商,在重庆、深圳、广州开展云南沿边开放及滇粤产业合作推介会,赴湖北、湖南、丽江等地开展交流合作活动和项目洽谈,积极组团参加第2届南博会暨第22届昆交会、第10届泛珠洽谈会,成功举办昭通农产品北京展馆开馆仪式暨昭通苹果乌天麻推介活动,与华润集团、省城投集团、省铁投公司等企业合作进一步加深,全年累计新签约项目175个,协议引资501.5亿元,实现到位市外资金424.8亿元,增长25%。

(六)全力以赴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有序推进。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在震后黄金72小时内实现抢险救援全覆盖,搜救被掩埋群众600多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7.67万人,救治受伤群众3014人。严格落实“八包八保”责任制,全面落实过渡安置各项措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排查核查隐患点1557个,转移避险4389户18904人。科学有效处置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险情和“10·03”堰塞湖应急泄流洞突发涌水事件。搭建板房12.7万平方米,灾区学校按期开学,医院、党政机关及时恢复运转。有序组织灾区花椒等农副产品抢收销售,灾区集市贸易、商业网点及时恢复营业,市场供应和物价保持稳定。全面启动恢复重建,民房重建和修复加固按节点时间推进;全面启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建项目8个,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二、2015年发展形势和环境条件分析

(一)有利因素。一是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和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中央在项目、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加大,加上多年的积累,昭通正在成为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创业、吸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有利于全市加快改善重大基础设施,深化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二是国家出台的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指导意见,将重点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加强云南桥头堡和上海自由贸易区联通互动,有利于全市加速融入成渝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打造产业链、产业集群和推动规模化发展,扩展开放空间和拓宽发展格局。三是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和发展,昭通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以能源、交通、水利、城镇为主的四大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产业支柱正在形成,民生较快改善,实力逐步上升,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近年来我市境内多次地震引起上级和社会各界关注,上级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社会高频次支援地方建设,市委、市政府凝心聚力打好恢复重建攻坚战,灾区群众自力更生的能力迅速增强,灾区成为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主战场,成为历练干部、检验干部的主阵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增添了新活力。

(二)不利因素。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随着全国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外部经济环境整体趋紧,市场需求不足,加上近年全市“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未达到预期效果,全市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层次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竞争能力弱、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等固有矛盾加剧凸显,经济经受了持续深远冲击,致使经济增速放缓。二是投资增长动力不足。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市场前景不明、预期收益下降、征地拆迁难度加大、企业融资困难等瓶颈制约,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和镇雄、威信火电厂相继建成投产,重大项目支撑严重不足,特别是无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全市投资主要集中在公益性和公共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结构不合理。同时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基数逐年走高,在无重大项目有序接替下,实现投资较快增长十分艰难。三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我市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局面趋于严重,短期内可能难以有效缓解。首先,煤炭转型升级推进艰难,受煤炭关停整顿影响,全市256对煤矿(项目),关闭89个,保留167个,目前已批复144个煤矿(项目),还有23个待省批复。其次,用工成本趋高,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普遍亏损严重,生产信心不足,预计短期内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局面不会有明显好转。四是社会消费缺乏活力。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城乡居民增收空间收窄,消费信心偏弱、消费欲望下降,全市消费市场总体不旺、层次不高、动力不足、缺乏活力。因商业银行信贷紧缩、征地拆迁困难、购房需求不旺影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房地产新开工项目不足、投资意愿下降。五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由于财源单一、刚性支出增加,我市财政收支矛盾更加尖锐。从增收情况看,2015年除麻昭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建安营业税、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增收亮点外,其余没有新的增收财源。但从减收因素看,“三站”耕地占用税将减收1.4亿;烟草税收2014年入库一次性存量税款1亿元;溪洛渡电站暂停超8%的税费即征即返后2015年将补退2014年2亿元左右;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灾区恢复重建的税让利优惠政策,将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时,刚性支出增加,铁路、高速公路征地拆迁需地方承担大量费用,重点水源工程、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需要配套大量资金,加之每年需偿还政府债务,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矛盾十分突出。

三、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紧紧围绕“1332”发展思路,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依法行政,推动转型升级,强化基础设施,加快恢复重建,全力改善民生,努力构建现代产业、新型城镇化、综合交通和生态环保“四大体系”,着力发展大生物、大能源、大旅游、大制造、大服务“五大产业”,奋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201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宏观预期目标建议为: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28亿元,增长7.5%;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3亿元,增长15%;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3亿元,增长4%;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7亿元,增长10.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830元,增长9%;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10元,增长11%;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完成省下达任务。

为实现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促进昭通经济健康较快发展,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调控,释放政策刺激效应。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强化政策研究储备,积极主动参与国家、省研究制定“十三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规划,充分表达昭通诉求,凸显昭通独特区位和重要支点作用。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坚持按月分析通报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把握和处理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经济增速下滑。继续落实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准确把握动向,紧跟政策导向,积极推动政策的转化落实,找准政策着力点、支撑点和落地点,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刺激效应,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二)突出抓产业,切实增强发展动力。紧紧围绕培育5个千亿元大产业发展目标,全力推动产业大发展,确保实现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7%、6.5%的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力争粮食产量增长2%。瞄准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和生态林业,培育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推动农特产品深度加工,延伸产业链,努力提高优势农业综合产值。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有主体、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六有”目标,集聚要素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庄园。启动实施昭龙生态经济产业带规划,推动形成高原特色农业的新亮点和增长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继续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确保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7.2%的目标。坚持四大园区带动四大片区工业发展,推进“矿电结合”,加快水电铝、煤化工等项目规划及前期工作,培育工业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积极引进培育一批新能源、高新技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稳健发展。加快煤炭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抓好获准复产的22对煤炭企业复工复产复建,力争完成50对保留煤矿项目建设手续并进入施工建设。积极发挥电力资源优势,促进铅锌、电石、煤化工产业规模扩大。加快全市11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昭通·昭阳天麻生物产业园区、盐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镇雄水晶产业、同兴服装加工、盐津迪森高新产业等项目早日入园生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灵活应用国家定向调控政策,优化消费环境,着力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抓好景区景点开发,不断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确保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2%和16%。加快和启动长江德利物流、鑫宏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商贸物流业发展水平。培育一批外贸型出口企业,促进出口贸易较快增长。鼓励和引导现代金融发展,扩大银政企战略合作,创新面向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支持金融机构更多服务实体经济,力争全年新增融资100亿元以上。抓好消费升级,大力发展金融、汽车、房地产、医疗保健、养老、信息、教育、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扩大消费市场空间。

(三)突出抓项目,全力增强发展后劲。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生工程3大重点,全力抓好重大项目的实施,确保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全力抓好项目建设,确保新开工项目按期开工、续建项目如期竣工。交通方面:确保昭麻、昭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镇毕高速公路及成贵铁路建设进度;确保国道G85昭阳区至花鹿坪公路联络线、隆黄铁路昭通境内路段开工建设;力争宜宾至彝良至昭阳高速开工建设;做好镇雄至牛场、玉碗至三江口、彝良至镇雄等干线公路改造;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完成1400公里建制村公路硬化和55个乡镇客运站点建设;扎实做好香格里拉至都匀、昭通至乐山、宁南至功山高速公路,渝昆铁路、昭通机场迁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宜宾至巧家水运航道及绥江、永善等港口码头建设前期研究,启动水富港扩能改造。水利方面:确保昭阳黑石罗、镇雄胡家山、鲁甸月亮湾3座中型水库枢纽工程全面完工,加快盐津三龙滩、水富四方碑等8座中小型水库建设,新开工建设镇雄坝口河、昭阳边青、巧家小空山水库等水源工程,抓好中央“小农水”重点县、昭鲁大型灌区配套等工程建设,抓好红石岩堰塞湖及大江大河中小河流治理。能源方面:加快水电、风电、电网及燃气管道建设步伐;力争盐津燕子坡、大关高桥等5个中小水电站和巧家大赖山及大岩洞、永善大坪子3个风电场建成投产,新增电力装机20万千瓦;力促白鹤滩电站开工建设;力争镇雄寨上水电站、盐津红碧河三级电站完成更多投资;全力推进威信徐家坝、镇雄五德等输变电工程建设,改造和升级农村户表8万户。工业方面:加快鲁甸10万吨硅铁、盐津工业硅、镇雄水晶制品加工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进度;确保盐津红原技改升级改造等项目尽早开工。全力抓好项目储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认真储备一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项目,确保项目建设梯次跟进、有序接替,增强发展后劲。

(四)突出抓招商,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充分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条件,积极深化与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泛珠三角等地区的合作,不断推动与周边毗邻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经济交流、商贸服务、信息互动等方面的务实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收储力度,为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夯实基础。将工业集中区和各类园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坚持高位推动,实施招商工作“一把手”工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跟进落实和考核机制。充分利用“昆交会”、“南博会”等大型会展活动,精心包装、推介一批重点项目。积极探索和实施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产业招商等创新招商方式,进一步完善措施和办法,强化招商跟踪服务,确保新签约项目落地、资金到位。

(五)突出抓城镇,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全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力争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完成城镇建设和房地产项目投资130亿元左右。加快城镇开发建设,坚持以大项目引领中心城市建设,集中力量实施好昭通交通服务产业园、省耕塘城市综合体、乌蒙古镇开发等重大项目,协同推动一批中心城市房地产项目。全力推进盐津水田新区、镇雄南部新区、水富坝尾槽片区等重点项目,力争早日建成达效。抓好51个特色集镇和700个美丽村庄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市政设施建设,推进电力、通讯、供排水、燃气等配套一体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启动一批公厕、垃圾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抓好城市“一水两污”项目实施,确保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加快城镇规划建设,编制实施昭通新型城镇化规划,完成鲁甸、威信、永善、绥江4个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大力推进“四规合一”,抓好巧家试点示范。加快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争取全年完成“农转城”10万人,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并举,培育和壮大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推动同步实现产业聚集与人口聚集。

(六)突出抓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制定出台新常态下《中共昭通市委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5—2020年)》,对照目标和任务,科学、稳妥、准确、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全面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确保年底基本完成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突出经济领域重点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工商登记制度和项目投资模式,促进投资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政府调控透明化、中介服务社会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资本整合重组,适时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继续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全面规范预算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扩大“营改增”行业范围,加大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力度,实施差别化资源价格和惩罚性资源价格改革,完善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政策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以“三权三证”贷款为重点的“三农”金融服务改革,鼓励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业务。深化教育、文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各类招生制度,建立“农转城”学生、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保障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机制,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实行公益性与经营性文化活动分开举办。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扩大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推进农业和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林权管理及社会化服务改革,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七)突出抓民生,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强化社会事业发展,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新一轮薄弱学校改造,确保市直4所职业学校9月份迁入市职教中心办学;积极扩大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规模,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高等教育;积极探索建立教师队伍成长长效机制,对边远农村学校教师每月再增加不低于100元的津补贴。推进北部新区医院、昭通儿童医院建设,抓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确保每个行政村有1个以上标准卫生室;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落实“单独二孩”政策,夯实人口计生工作基础,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加强文体、广电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民生保障工作,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积极创建一批青年创业示范园,启动建设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统一开放、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推行“五险统一”办理机制,建立社会保险征缴奖励制度,提高保险参保率,创造条件将村“三委”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实施范围;强化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加快建立全员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7576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1220户,统筹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13万户;切实履行监管稳价职能,整顿规范市场价费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把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抓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整乡推进等项目建设,解决和巩固23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确保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强化社会治理创新,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促进民族团结;抓好“六五”普法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强化安全生产防范体系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狠抓禁毒防艾工作,深化平安创建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八)突出抓重建,建设安全美丽家园。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关于鲁甸6.5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和决策部署,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重建任务。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严把各项关口,确保69029户重建任务圆满完成。积极推进50个集中安置点道路、电力和供排水管网配套设施和灾区旅游小镇、特色集镇建设。加快推进学校、医院、交通、水利等项目重建,确保昭巧二级公路修复工程、沙坝至龙头山二级公路重建工程有序推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资源深加工产业和文化旅游业,为灾区长远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做好钢材、水泥、砂石、砖瓦等建筑材料的价格干预工作,抓好恢复重建资金安全、土地供给、物资供应、道路保通、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安全监管等,确保重建任务顺利推进、按期完成。

(九)突出抓规划,把握未来发展机遇。尽快完成“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明确“十三五”发展思路、发展战略、战略布局、战略重点、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等,形成“十三五”规划基本框架。加大“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力度,尽快形成一批支撑“十三五”规划的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有效吸纳入规划编制全过程。加深对“十三五”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的研究,加强与国家、省规划的对接,全力将事关全市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挤进上级规划。紧跟国家和省重点专项规划名录,及时加强对接,争取将全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列入上级重点专项规划给予支持建设。严格时限、严格程序,按时间节点推进“十三五”规划编制相关工作。 

附件:

昭通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草案)

指标名称

计算
 
单位

2013

2014

2015

快报

2013

增长%

计划

计划比2014增长%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634.7

670.3

5.3

728

7.5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128.7

138.1

6.3

148

6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318.9

326.1

3.5

356

8.7

         工业增加值

亿元

242

239.8

1.3

258

7.2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187.11

206.1

8.1

224

6.5

二、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548.5

550.5

0.4

633

15

三、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47.47

51

7.5

53

4

四、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

%

2.7

1.6

1.6

3

3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69.88

189.4

11.5

207

10.5

六、人民生活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8724

20030

9

21830

9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4604

6497

14.1

7210

11

七、人口与就业







    人口自然增长率

7.4

7

——

7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2.7

2.82

4.4

2.85

0.1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4

4.3

——

4.5

——

八、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

2776

3900

40.5

3900

持平

九、农业







    粮食产量

万吨

213.75

220.69

3.2

224

2

    油料产量

万吨

6.6

6.7

1.5

6.8

1.49

    烤烟产量

万吨

4.635

4.245

-8.4

4

-5.8

    肉类产量

万吨

48.92

61.3

25.3

64

4.4

蔬菜产量

万吨

185

195

5.4

210

7.7

苹果产量

万吨

39.05

39.6

1.4

43

8.6

核桃产量

万吨

3

6.5

117

7.8

20

花椒产量

万吨

1.74

2.8

60.9

3.4

20

天麻产量

万吨

1.885

2.2

16.7

2.2

持平

十、工业







      

万箱

60.3

61.9

2.6

61.9

持平

      

万吨

2383.1

578.7

-75.7

450

-22.2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98.7

541.7

80.1

588

8.6

       肥(折纯)

万吨

32.46

37

15

37

持平

电石(碳化钙)

万吨

55.04

64

17.6

64

持平

     铅金属

万吨

2.72

2.2

23.3

3.6

63.6

锌金属

万吨

11.18

13.8

0.6

14

持平

      

万吨

577.84

600

3.9

695

15.8

十一、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

%

-2.97

-2.47

——

待省下达任务

——

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可比价。

背景材料:

 

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未完成预期目标的原因分析

 

生产总值完成670.3亿元,同比增长5.3%,差预期目标7.7个百分点。影响我市生产总值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近几年来我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2012年经济增速达到16.1%。2013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我市经济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增速也随之减缓为13.4%。2014年以来外部经济形势极其复杂严峻,我市境内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全市经济进入了极其困难的一年,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二是受煤炭转型升级影响,全市生产煤炭578.7万吨,差计划目标1721.3万吨,减少增加值40.7亿元左右,下拉GDP近6.3个百分点。三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9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55户企业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负增长面达80%。以上两大主要因素,导致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差计划目标61亿元,差14.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0.5亿元,同比增长0.4%,差年初计划目标110亿元和19.6个百分点。一是因为金沙江水电完成投资差年初计划40亿元,下拉投资7.2个百分点;二是彝良、威信、水富3县不能完成年初目标合计差30亿元,下拉投资5.3个百分点;三是成贵铁路属跨地州项目未纳入昭通统计影响10亿元,下拉投资1.8个百分点;四是年初确定的隆黄铁路、宜昭高速、昭通机场、大关10万吨铁合金及镇雄服装、手袋加工等一批项目今年未实现开工,影响投资30亿元,下拉投资5.3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9亿元,同比增长11.5%,差计划目标2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30元(新口径),同比增长9%,差计划目标2个百分点。一是受消费环境变化,国家刺激消费政策到期,高端餐饮消费下滑,国家实行严格的房地产调控,以及消费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城乡居民增收空间收窄,城乡居民消费信心偏弱、消费欲望下降,全市消费市场总体不旺、层次不高、动力不足、缺乏活力。二是房地产市场低迷,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2014年一直处于下降状态,最高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左右。三是由于统计口径变化,城镇常住居民收入指标绝对量由上级统计部门返回,增速仍未完成年初计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