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6日)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今天召开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选举我市出席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进一步动员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奋力夺取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今天上午召开出席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会议,组织与会代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昭通实际研究贯彻落实的初步意见,动员全体代表,确保圆满完成这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精神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胡锦涛同志代表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站在全局的、战略的和历史进步的高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七大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结果体现了全党的意志,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必将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首先要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章》,全面准确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央要求,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要着重把握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主题;二是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三是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是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五是深刻领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六是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努力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七是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通过学习,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充分认识党的十七大的战略部署,坚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新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全市上下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学习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报告的主题,切实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上加深认识、统一思想,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市委高度重视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十七大召开前,市委就对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提前作出安排部署;十七大召开时,组织了集中收看大会实况活动;十七大刚闭幕,市委迅速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进行传达,下发了文件,组织了宣讲团进行宣讲,并围绕一些重大课题开展调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进一步掀起热潮,形成氛围;要学深学透,武装头脑;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夺取昭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要有新思路和新举措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举措,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奋力夺取昭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奋发有为。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更新不符合时宜的观念,不断摒弃不符合十七大精神的做法,不断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措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思想的不断解放推进昭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真正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结合落实市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发展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思路上进一步完善,在发展任务上进一步充实,在发展措施上进一步强化,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实践、规范发展行为、检验发展成果,努力推动昭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完善发展目标。特别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目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结合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进一步完善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按照转变发展方式要求,进一步创新发展措施。着重研究如何深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如何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真正把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谋划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项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联系本地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认真查找和纠正不合时宜的做法和措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十七大精神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昭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必须坚定昭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根据新的形势,党的十七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量目标修改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人均目标,对实现这一目标增加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更高要求。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昭通怎么办?这是我们必须要作出回答的重大问题。结合昭通实际,我们人均占有基数小,当前发展速度也很快,只要我们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是大有希望的,但是翻两番后全市人均占有量与全国、全省相比较,差距不是在缩小,反而还在继续扩大。因此,昭通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必须保持更快的发展速度,努力提高人均占有量。加快增加人均占有量,从普遍性来讲,就是要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加快发展速度,努力增加经济总量;但从昭通的特殊性来看,在加快发展速度、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还必须千方百计降低人口总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加法减法”,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这是昭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做好“加法”,就是要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加快发展速度,努力增加经济总量;做好“减法”,就是要在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人口转移力度,尽可能减少常住人口数量。只有把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总量提高了,“分子”做大了;把常住人口数量降低了,“分母”下降了,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根据分析,到2020年,通过大力培育“五大支柱产业”,全市经济总量将达到800亿至1000亿左右;同时,根据农业普查情况和计生部门统计,现有昭通常住人口为420万左右,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到2020年昭通常住人口将保持在450万到500万左右,照此计算,届时昭通人均占有量将完全可以实现翻两番以上甚至达到翻三番目标。因此,只要我们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昭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对此,全市上下一定要坚定信心。
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紧紧抓住昭通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培育、解决人口问题”三大战略重点,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市情认识,着力解决昭通存在的主要矛盾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符合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紧紧抓住“三大战略重点”,作为昭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大举措。要深入推进以加强交通、水利、电力、城镇、通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打牢发展基础,改善发展环境。要深入推进以培育烟草、能源、重化工、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和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支柱产业培育。巩固发展烟草产业;大力发展能源产业,支援和服务好金沙江三大水电站建设,推进镇雄、威信煤电联营项目,加快中小水电建设;加快发展重化工产业,全力抓好昭阳褐煤液化、彝良天原煤化工和云天化水富煤化工三大煤化工项目,着力培育和打造以铅锌为重点的有色金属工业,加快建筑建材业发展;积极推进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大力发展“八大农业优势产业”。要着力实施好“控制、提高、转移”三大措施,从战略的高度切实解决好人口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千方百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势头,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要加快教育发展,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要深入推进“百万劳务输出工程”,更多地转移农村人口。“三大战略重点”是确保昭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紧紧抓住,扎实推进。
第三,必须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是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加快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问题和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等问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措施,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巩固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从政策的研究制定和法律法规的执行上,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入实施依法治市规划,坚定不移地抓好影响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必须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转变发展方式,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和基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我在行动”等实践活动,引导全市人民逐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深入实施“七彩云南昭通保护行动”,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上大关小”,合理利用和开发煤炭、铅锌等不可再生矿产资源,推广新型材料和先进环保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继续抓好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工程,加快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切实抓好农村污染源治理,积极推进新农村能源建设,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生态状况、环境质量、灾害性天气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建立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严格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建立节能公示制度,严格控制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五,必须着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培育和弘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为加快昭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努力形成全市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要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和健康、文明、向上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培育壮大“昭通作家群”,认真筹办好“中国南丝绸之路首届昭通文化旅游节”,着力打造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第六,必须坚持率先突破、整体推进,建设“丝绸古道,特色长廊”。今年底明年初,连接滇、川、渝三个省会城市,贯穿昭通南北的昆水高等级公路将全线贯通。昆水高等级公路的全线贯通,必将极大地改善昭通的交通条件,必将成为推动昭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大动脉。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条大通道给我们带来的重要机遇,以昆水公路沿线的五个县区为重点,率先突破、整体推进,沿“丝绸古道”,打造“特色长廊”。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集中力量,高起点、高标准,突出特色,扎实抓好沿昆水线新农村示范建设,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长廊;要充分利用沿昆水线交通便捷的优势,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打造新型工业长廊;要利用沿昆水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办好昭通首届文化旅游节,抓紧建设大峡谷温泉、铜锣坝森林公园、豆沙古镇、黄连河、龙家祠堂、大山包黑颈鹤、鲁甸伊斯兰文化城堡等景区景点,着力打造文化旅游长廊;要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退耕还林等工作,不断提高昆水公路沿线的森林覆盖率,促进林产业发展,把昆水公路沿线打造成为山青水秀的绿色生态长廊;要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进一步巩固平安创建成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平安和谐长廊。要通过沿“丝绸古道”,打造“特色长廊”,突破昭通“中轴线”、带动昭通“两翼”,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三)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以县乡换届为契机,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全面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继续推进“云岭先锋”工程建设,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的作风建设,深入落实“三联系两深入”制度,以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体现转变作风的成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圆满完成本次人代会的各项任务
这次人代会虽然时间短,议程单一,但切实开好这次会议,圆满完成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意义重大。各位代表一定要从切实巩固好、维护好、发展好当前全市发展良好态势的大局出发,从维护好昭通良好形象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好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责任感,为完成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作出努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7%。1-10月,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5%,工业总产值增长20.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9%。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态势好、社会发展形势好、民生政策落实好、干群思想状态好、稳定形势保持好、党的建设成效好的良好态势。大家一定要倍加珍惜和保持发展的良好局面,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上来,统一到切实维护好昭通的良好形象上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这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选举出席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本次会议的重要任务。能否依法选好、选足代表全市人民根本利益、参政议政能力强、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省人大代表,是衡量此次会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为切实开好这次会议,我代表市委和大会临时党委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讲政治、顾大局,圆满完成省人大代表选举任务。这次省委、市委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建议人选,是按照代表条件和代表结构的要求,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反复酝酿,经过了若干程序而形成的。参加今天会议的各位代表都是各条战线的优秀分子,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市委的要求,从全省、全市的大局出发,发扬好的传统、好的作风,讲政治、顾大局,把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与贯彻党委主张统一起来,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和市委的要求上来。特别是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确保省委提名推荐到我市选举的代表候选人依法高票当选。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大会临时党委要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各临时党支部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把党委关于代表候选人建议人选的结构要求、候选人基本情况,包括工作需要等情况讲清楚,使代表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党委的主张,真正把各级党委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变成为人民群众的意志。代表中的中共党员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讲党性、守纪律、作表率、做示范,把行使代表权利和履行党员义务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其他代表自觉依法行政民主权利,确保代表选举工作按要求圆满实现。
三是自觉遵守会议纪律,确保完成会议各项任务。会议期间,各代表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临时党委及主席团的要求上来,把大会临时党委和大会主席团的决定、要求和安排的任务贯彻落实好。各代表团临时党支部负责人,团长、副团长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组织好代表的各项活动。全体代表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神圣使命,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好十七大精神,圆满完成选举任务,不辜负全市各族人民的重托。要自觉遵守会议的各项纪律规定,集中精力开好会,不办与会议无关的事。
同志们,市委充分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通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这次大会一定能够顺利完成预定的各项任务,开成一个民主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奋进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