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所在位置: >常委会会刊 >2007年第7期(总第41期)

关于《昭通市2006—2010年依法治市规划(草案)》的说明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1.30 阅读:663

——2007年4月24日在昭通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杨艾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委托,我对《昭通市2006-2010年依法治市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向会议作说明。

一、制订《规划》的必要性

自1998年原地委确定实施依法治区战略以来,8年间已制定实施了两个依法治区、治市规划。各级党委依法执政、依法决策、民主决策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提高,司法公正进一步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得到较好维护,全民尤其是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广大公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市的法治化建设水平还不够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法治市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任务,有必要制定新一轮依法治市五年规划,为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规划(草案)》的拟定过程

2005年下半年,根据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要求,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规划(草案)》起草工作小组,着手起草《规划(草案)》。起草小组于2006年2月召开了征求意见座谈会,4月对全市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和运行机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借鉴了省及其他州、市规划的经验,并参照我市已实施的两个规划的结构和内容,拟定了现在的《规划(草案)》的框架和提纲,经反复讨论修改,完成了征求意见稿。2006年4月14日,省委下发了《关于推进依法治省 创建法治云南的意见》(云发[2006]6号),起草小组又根据相关精神,对《规划(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2006年11月7日,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昭通市2006-2010年依法治市规划(征求意见稿)》按有关程序报送领导小组成员及单位征求意见,并再次作了修改和补充。

2007年3月,根据《云南省2006-2010年依法治省规划》,起草小组对《规划(草案)》进一步作了修改和补充。随后,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再次书面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我市实际,对《规划(草案)》作了第四次修改和完善。

三、《规划(草案)》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规划(草案)》分成五个部分:分别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2006-2010年的依法治市工作进行了规划。

(一)关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规划(草案)》的指导思想着重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内容放到重要位置,反映了时代特点,体现了时代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到我市实际,在强调依法治市工作必须在党委领导下进行的同时,突出了“一个核心、两个重点”,即“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为核心,以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重点”,把握住了推进全社会法治化建设的中心工作。并根据市委的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法治昭通战略写入了规划。

《规划(草案)》的基本原则有五项,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法律至上、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五项基本原则,明确了依法治市工作必须遵循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即必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依法治市工作必须服务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促进构建和谐昭通建设。

《规划(草案)》根据省委6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各个环节,明确了通过五年的努力,执法、司法、普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等推进社会法治化建设各方面工作应该达到的目标,为明确依法治市、创建法治昭通指明了方向。

(二)关于主要任务。

依法治市的主要任务是《规划(草案)》的重点,十项主要任务是:

1、实施创建法治昭通战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2、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依法执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保证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

3、继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4、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5、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6、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7、扎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8、健全法律服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9、强化依法治理“三大工程”建设,深化依法治理工作。

10、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规划(草案)》提出的十项主要任务,贯彻了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并充分考虑了我市实际,突出了昭通特色。

(三)关于保障措施。

根据《关于推进依法治省 创建法治云南的意见》(云发[2006]6号)、《云南省2006-2010年依法治省规划》、《中共云南省委依法治省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和《中共云南省委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的相关要求和主要精神,《规划(草案)》分别从加强领导、落实保障;健全体系、层层负责;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狠抓落实四个方面对依法治市工作的保障机制做了规定。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一府两院’实施、分级负责、全民参与”管理体制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搞好工作协调,加强工作指导,把依法治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规划(草案)》和以上说明是否妥当,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