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所在位置: >监督工作 >工作报告

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两站”库区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21 阅读:2966

——2013年10月23日在昭通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昭通市移民开发局局长  黄  勇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就“两站”库区产业发展情况作如下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在金沙江下游开发建设的溪洛渡、向家坝两座巨型水电站位于云南昭通与四川凉山、宜宾的界河之上,电站建设涉及我市6个县区,需搬迁安置移民10万余人。自2003年“两站”启动建设以来,我市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坚持“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工作总体目标不动摇,确立了“举全市之力支援服务金沙江水电开发建设”的工作定位,在移民安置规划、政策制定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各级各部门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在探索中艰难推进各项工作,移民搬迁安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向家坝水电站云南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于2012年9月全面完成,溪洛渡水电站云南库区移民于2013年4月全部搬离库区。“两站”已分别于2012年10月和2013年5月实现了蓄水发电目标。

一、“两站”库区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随着“两站”开发建设进程的加快,金沙江沿岸库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库区经济带,库区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2009年,市政府和省发改委共同编制了《云南省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昭通部分)(2009—2020)》,并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实施,规划按一中心、一门户、一屏障、一环线、三组群的空间布局,明确了库区战略布局和主要任务。随后,库区各县区按照该规划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分别编制了相关规划。目前,库区各县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正按照规划目标,开拓奋进,大胆探索,以金沙江水电开发为契机,按照“1332”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稳步推进移民安置,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库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2年,我市沿金沙江6个县区生产总值达344.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555.6亿元的62%,人均生产总值13261元;财政总收入30.4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101.38亿元的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3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5亿元的46%。

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两站”10万余移民“搬得出”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随着电站建设的快速推进,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力拉动了库区投资快速增长,改善了库区交通、水利、城镇建设等各项基础设施条件,库区各县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各项产业正蓄势待发。目前,库区各县区都根据本地区位特点和优势,结合电站蓄水后形成的“高峡平湖”景观,切实加快库区产业发展规划,不断拓展移民后续发展思路,形成了库区产业发展的新气象。

——昭阳区按照“重点在农村、突破在工业、特色在城市、希望在开放、关键在创新”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溪洛渡水电站建设机遇,进一步促进库区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库区农村经济,以玉米、马铃薯、红薯、豌豆、蚕豆为主的农作物播种面积达7.6万亩,玉米高产示范样板3000亩;库区花椒种植面积达2.49万亩,核桃种植面积达2.74万亩,魔芋种植面积达800亩,规划种植木漆5000亩;通过“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参与”的劳务输出方式,外出务工人员达19000余人,年劳务收入达3200万元。煤炭、建材、生物制药、农特产品加工、现代服务等产业初具规模,一批有鲜明地方特色、发展前景好的库区特色产业、产品集群正在逐渐形成。

——鲁甸县紧密结合梭山镇甘田村地理气候条件实际(鲁甸县涉及溪洛渡水电站淹没区面积较少,仅梭山镇甘田村5个村民小组,生产安置移民共62户186人),大力发展花椒、核桃、家禽等特色种养殖业。目前,花椒种植面积400亩,核桃种植面积300亩,柑橘种植面积70余亩,黄果种植面积50亩,新发展优质魔芋示范基地100余亩,新建反季节蔬菜基地60亩;同时,预计年底生猪养殖专业户将达到8户,土鸡养殖专业户1户,养鱼专业户1户。 

——巧家县按照“三突出”(突出“三农”工作、突出工业经济发展、突出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思路,抓好烟、糖、桑、菜、果五个增收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推进旅游业发展,着力创优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快库区产业发展步伐。库区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现存栏大牲畜1.2万头(匹)、生猪6万头、羊2.1万只、家禽9万只;出栏大牲畜0.35万头(匹)、肥猪5万头、肉羊1.5万只、肉禽18万只。特色种植初具规模,充分利用库区充足的光热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反季节蔬菜1.8万亩,核桃和花椒14万亩。大力发展以铅锌矿为主的矿业经济,今年1-9月,铅锌矿量达6073吨,工业总产值为9509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193万元。完成了《巧家县金沙江片区旅游总体规划(2012—2025)》编制工作,库区境内的金沙江大峡谷景点、“亚洲第一高溜索”、陆家松林、龙洞和东坪镇境内老渡口景点、新街旅游特色村和回龙沟生态旅游景区等一大批旅游开发项目已纳入规划,待正式开发建设后,将成为巧家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永善县提出了“坚持突出特色抓一产,强化招商抓二产,创优服务抓三产”的发展思路,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和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着力推动库区经济社会走上快速发展轨道。按照点面结合、重在两线、强化示范的思路,整合各方资源,促进特色农业快速发展,现已整合资金5400万元用于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建成魔芋、马铃薯、辣椒、草场、砂仁万亩示范基地5个,创建粮食高产示范样板11个,扶持农特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10家;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协会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个,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坚持以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依托,对矿业、建材、能源、农产品等优势产业进行集中打造、重点发展,现全县有规模以上企业4家,新签约引资项目8个,协议引资24.15亿元,到位资金6.86亿元。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编制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加大项目包装和宣传推介力度,促进旅游业快速升温。截至目前,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40%,引资建设的曼福特四星级酒店已签订合作协议,县城物流中心正抓紧开展相关工作,建成后将带动库区商贸、物流、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绥江县立足县域实际,有序推进“3个1000万元”产业扶持计划,加快产业培植,全力推进产业建设步伐。启动了真武山、天宝山两个万亩果园升级打造项目,新滩和南岸两个千亩蔬菜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有序实施,库区水产养殖规划已经完成,占地100亩的鱼苗种苗场建设项目即将启动。入驻园区的中信纸业项目场平基本完成,南岸磷矿分选及储运中转交易中心项目、长江德利物流项目有序推进,当前正积极引进竹纤维生产加工等项目。湖滨美食城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即将启动建设;五星级酒店配套开发项目已经完成投资超过1亿元,森林温泉钻探项目进展顺利;启动了绥水二级公路示范长廊建设,完成民居改造530余户,绥水二级公路沿线观景台建设、绿化工作有序推进。启动了“321”移民就业扶持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行业劳动技能培训,同时,将物业等市政管理转为市场化运营,提供大量的公益性岗位促进移民就业。

——水富县确定了“一线、两园、三特色”的移民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打牢以绥水公路为长廊的优质水果产业基地,加快新寿大坪移民产业示范园和邵家坪精品旅游集镇湖滨休闲旅游度假示范园建设,突出湖滨旅游、生态果蔬、优质水产三大产业,以全新的理念和方式引导移民群众从事生产经营,切实加大扶持投入,促进移民产业与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同时,重点将产业项目资金用于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的教育、就业培训,加大对移民的帮扶力度。截至2013年3月底,已兑付直补资金1382万元,到位项目扶持资金2047万元,确立后期扶持项目32个,共计完成投资1247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两站”库区总体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集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为一体的国家乌蒙山重点扶贫开发片区核心地带。“两站”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刚经过助跑,正处于起跃阶段的昭通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库区各县经济社会发展起步较晚、底子较薄,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加快库区产业发展,加快移民致富步伐,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一)土地资源总量减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

“两站”建设除水库淹没大量肥沃土地外,城镇迁建、移民安置和大量淹没影响的企事业单位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复建,都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加上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库区的土地资源急剧减少,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给库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对库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土地资源总量减少的同时,被淹没土地都是海拔低、较平坦、光热充足、产出量高、复种指数大的肥田沃土,土地承载人口容量较高。淹没后剩余的土地,海拔高、坡度大、水分涵养能力低,且质量差,土地能承载的人口容量低。无论库区移民就近后靠安置还是库区异地安置,都会使库区人口密度增大,人均耕地减少,人地矛盾加剧,从而增加人口与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难度。

(二)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两站”库区的农业生产依然是传统小农生产占主导地位,花椒、水果、畜牧、魔芋等几大支柱产业,由于没有资金的支持,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还不够理想。农副产品加工程度浅,尚没有形成产业群和产业链,辐射带动能力尚不明显,加之水电开发建设淹没了一批重要的种植基地,产业的发展必将更加艰难;畜牧业由于缺乏大型的龙头加工企业带动,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不高。总之,库区农业产品特色不鲜明,加工产品结构雷同,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短,没有形成特色,缺乏精深加工的农产品和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异常困难。

(三)工业经济总量小,吸纳劳动力的数量少

2012年,“两站”库区涉及县区昭阳、鲁甸、巧家、永善、绥江、水富的工业增加值170.9亿元,人均工业增加值7180元,远低于全省人均工业增加值9485元的水平,工业发展基础较差,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较少,工业部门产品链条较短,循环发展困难,工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企业规模偏小。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基本为零,致使产业关联度低,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技术、人才、资本、资源、信息传导机制,难以吸纳大量的移民劳动力。

(四)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可持续发展基础不牢

在中央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库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基础差、欠帐多,自身发展能力不强,农田水利、交通、能源、市政、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主要以公路为主,路面结构差,通行能力不强,铁路容量小、覆盖面窄,水路仅有水富港、绥江港具有一定规模。水利基础设施主要以小型水库为主,且大部分属于病险加固水库,有效灌溉面积仅100万余亩,农村人畜饮水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五)城镇空心化凸显,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

由于部分移民选择城镇化安置,但是与移民城镇化安置相配套的再就业渠道、社会保障、公共产品提供等配套福利措施还不到位,库区已经凸显了城镇空心化的现象。水电站库区淹没的大部分工矿企业,除部分到新址进行复建,很多资源性企业难以复建。如:向家坝淹没影响企业152家,初步搬迁安置方案中大部分企业选择一次性补偿,而选择迁复建的企业较少,产业规模比较小。加之库区产业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传统粮食种植为主的产业结构,二、三产业发展不足,且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素质、产品档次、加工深度、附加值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区域内产业关联度不大,聚集效应不明显。

三、下步工作思路

移民搬迁安置的核心是稳得住、能致富。稳得住是能致富的前提,能致富是稳得住的保障,产业发展是能致富的基石。在下步工作中,市政府将紧紧依托库区各县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入驻园区,促进工业聚集式发展;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和发展库区农业,以优势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方向,推进库区农业产业化进程;把旅游业作为库区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区域特色经济,切实解决库区移民就业、增收等问题,使广大移民群众安居乐业、发展致富。

(一)切实加强对库区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强化各级各相关部门对库区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认识,坚持把库区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听取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的情况报告,研究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努力把推动库区产业发展作为政府提升公信力和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促进库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重要保障。加强库区政府领导班子建设,注重培养从事经济工作特别是库区产业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选好配强库区乡镇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保持队伍建设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二)规模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人口、耕地、粮食、环境是库区经济发展的四大制约因素。因此,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库区农村经济,实现库区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就调整原则而言,必须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种植业为主向综合开发的立体农业转移;从自给半自给生产向商品生产为主转移。一是加大库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业主和上级有关各方的支持,大力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增强库区农业发展后劲。二是努力提高农业竞争力。积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地方名特产品,引进前景看好的外地产品,实现“品种革命”,挖掘种植、养殖业潜力。三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通过重新组合、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高层次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格局,促进移民增产增收。四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加工企业,夯实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大幅增值。

(三)集约化生产,大力促进工业产业发展

“两站”建设工程所带来的投资机遇和开发机遇既可以重组库区的工业,又能扩大移民安置容量。库区实行的是依托城镇化为途径安置移民的办法,下步必须要以推进工业化为核心,把通过争取三峡公司承诺补助库区工业园区5亿元的补助资金用好、用足、用在刀刃上,着力建好库区工业园区,发展好一批载能产业。同时,要着力推进库区工业园区建设,兴办市场主导型工业企业,大力吸纳移民,解决城镇安置移民的就业问题。引导移民不但可以成为工人,而且可以把安置资金作资本,通过股份联合兴办企业。在项目选择上,围绕库区资源做文章,大力兴办“资源型”企业。围绕农特产品加工、矿产品深加工及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办企业,力争能建成几家大中型企业。另外,还要大力招商引资,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活力,助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四)城镇化发展,大力推进产业集中程度

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出路之一。“两站”库区绝大部分是农村,大搞城镇建设,有助于拉动整个库区发展与繁荣。充分利用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的契机,搞好城镇迁建,调整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既有利于扩大移民安置,又能促进城乡交流,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牢牢把握电站建设机遇,科学统筹移民安置与城镇建设,积极争取各方的理解和支持,抢抓城镇迁建,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管理,树好城镇品牌,彻底改变设施陈旧、拥挤脏乱、功能不全、环境较差的老城镇形象。以城镇化为依托,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广泛吸纳移民就业。同时,结合“农转城”工作,力争库区城市化水平逐年增长。

(五)市场化开发,大力推进产业开放发展

“两站”库区是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可充分发挥库区的区位优势,使库区成为连接上下、沟通左右的重要通道和经济枢纽。一是充分利用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形成的出滇入川大通道优势,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集聚大企业、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做活商圈、畅通物流,积极吸纳移民就业。二是围绕旅游、商贸业大力发展配套服务产业,做大做强第三产业。三是通过“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等方式,大力提高移民群众的素质,引导移民转变发展观念,推进库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六)扶持化推进,积极争取共享电站效益

一是用足用活现行政策。根据现行的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业主加大对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的力度,建立库区产业发展基金,超前规划移民后期扶持项目,重点向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产业扶持上倾斜,让移民群众共享电站建设带来的效益。二是引导移民用好后期扶持资金。进一步落实好开发性移民方针,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办法,引导移民将后期扶持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上,使移民生活尽快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三是争取有关各方的支持。我们通过争取,国家发改委已同意电站发电后每度电中提取8厘钱作为库区发展基金,近期国家发改委将到库区就短、贫、快的项目进行调研,下步中还要继续加大争取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强沟通协调,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争取有关各方在移民后期扶持中给予大力支援,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方面予以重点倾斜,让移民群众尽快发展致富。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培养技术人才,努力提高移民的素质,为移民就业和致富提供技能保障。

(七)持续化发展,大力加强库区生态保护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库区生态平衡,是移民后续发展面临的棘手难题。可持续发展既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又强调发展的协调性,最终目的是改善移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移民后续发展与生态保护必须并重,方可使移民子孙后代安居乐业并持续发展。一是抓住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好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构建库区生态屏障,保障移民后续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做到提高农业效益与生态环保统筹兼顾。三是加快库岸整治步伐,统筹抓好库岸防护、生态治理、景观建设等,着力打造库区沿江风景线。

(八)龙头化带动,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腾飞

库区的旅游资源丰富,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以水域风光为主的库区景观,开发前景较为广阔,旅游业必将成为库区的龙头产业之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打造旅游精品项目为重点,紧紧围绕巨型电站景观、西部千里大峡谷风情,打造好电站、峡谷、移民、湖泊等旅游品牌;狠抓宣传推介,借助“新闻媒体宣传、大型活动带动、旅行社团推介”,着力扩大对外影响;大力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引导移民群众不断延伸旅游服务产业链,扩大就业面,增加移民收入;待沿金沙江公路全线打通、等级提高后,以金沙江沿江公路为“黄金线”,将各沿江集镇和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充分利用各类旅游资源,形成“金线串珍珠”的沿金沙江旅游名线,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库区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促进库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九)一体化谋划,大力统筹产业发展规划

在已编制实施的《云南省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昭通部分)(2009-2020)》、《昭通市乌蒙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库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配套专业规划的编制进度,尽快形成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产业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共同组成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确保规划严格实施,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打破库区各县的行政区划限制,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库区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合理布局产业和项目,分步实施。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结合水富、绥江两县产业发展优势,加快编制完成水富、绥江一体化产业规划,充分发挥两县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加快融入成渝经济圈、挺进长江经济带的门户建设,努力培育文化旅游产业、商贸流通服务业和新型工业等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强的支柱产业,形成综合性、多功能的“水绥沿江港口经济区”。

加快库区产业发展,事关广大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昭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的顺利推进。我们坚信,有市委的正确领导,有市人大的监督指导,有库区各县的奋力推动,有广大移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库区产业发展一定会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