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所在位置: >监督工作 >专题调研

关于“两站”库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21 阅读:2782

昭通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工作委员会

(2013年10月)

市人大常委会:

目前,向家坝、溪洛渡电站(以下简称“两站”)移民搬迁任务相继完成,而大力发展库区产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十多万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关键。对此,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两站”库区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列入10月份召开的常委会会议审议议程。为审议好市人民政府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于9月中旬组成了由常委会主任李勇任组长,常委会副主任张华贵任副组长,农工委、城建环资工委有关人员为成员的调研组,先后到永善、绥江、水富等县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察看产业发展情况、移民生产生活情况,与基层干部和移民座谈交流,听取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等形式,对库区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两站”库区共涉及6个县(区),20个乡(镇),76个村(社区),562个村(居)民小组。需生产安置移民人口18384户66519人;搬迁安置移民人口25262户94808人。其中:溪洛渡电站涉及昭阳、鲁甸、巧家、永善4个县(区)、13个乡(镇)、38个村(社区)、230个村(居)民小组,需生产安置移民人口10214户37439人,搬迁安置移民人口8691户39106人;向家坝电站涉及水富、绥江、永善3个县、9个乡(镇)、38个村(社区)、332个村(居)民小组,需生产安置移民人口8167户29080人,搬迁安置移民人口16571户55702人。自2003年“两站”启动建设以来,全市各级相关部门始终坚持“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方针,群策群力支援“两站”建设,通过各级相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艰苦不懈的努力,历时10年,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完成了“两站”移民搬迁安置任务,“两站”实现了按期蓄水发电。

一、“两站”库区产业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两站”库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始终把移民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一手抓搬迁安置,一手抓产业发展,移民搬迁安置得到了妥善处理,库区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2012年,永善、绥江、水富三个重点移民县生产总值分别达到40亿元、17.8亿元和37.3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2.24亿元、2.2亿元和2.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5452元、16772元和194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837元、3970元和4955元。在全省2012年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水富县和永善县进入全省十大县域科学发展进位县之列。

(一)农业产业逐步壮大。三个移民重点县以移民的生存、发展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和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绥江县重点推进“一片竹基地、一片果基地、一片蔬菜基地和一片农家乐基地”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业,建成了40万亩竹基地,巩固发展了新滩天宝山、南岸真武山两个万亩水果基地,重点推进了2个千亩蔬菜基地。九龙油桃、半边红李子等特产取得农业部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成功注册了“绥江半边红”李子商标。永善县在整合各类资源、大抓产业基地的同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目前仅登记注册的农业专业协会就达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个,农业组织化程度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水富县把水产养殖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进行扶持,成功引进了观塘集团投资1.76亿元打造邵女坪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等。

(二)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良好的园区建设为依托,以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和高效的服务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绥江县采取以商招商、项目招商、以会招商等方式,今年成功引进了云南润红集团湖心岛建设,云南九龙公司陵园、养生庄园和竹纤维加工,云南兴恒公司岩山溪旅游等项目,协议资金达24.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9亿元。永善今年新签约引资项目8个,协议引资24.1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86亿元。水富县今年新签约引资项目9个,协议引资27.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亿元。

(三)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水富县着力打造中国西部大峡谷温泉奇石城、建材城,今年9月24日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金沙江奇石艺术博览会,目前奇石城已入驻商户300余家,完成交易额7000多万元。绥江县县城建设以“山水绥江、竹海新城”为目标,大力推进以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的项目建设,一个“林在城中、水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在景中、城在绿中”的宜居城市已初步显现。永善县引资建设的曼福特四星级酒店已签订合作协议,正抓紧引资建设县城物流中心,促进商贸、物流、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二、“两站”库区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两站”库区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上来看,库区产业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库区生态环境脆弱,适宜耕作土地少。“两站”蓄水后,淹没农用地16.5万亩,其中耕地5.9万亩,加之库区耕地容量严重不足,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频发,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库区产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产弱、二产虚、三产缺”,一产基本为原料种植型,二产基本为资源消耗型,且企业数量少,发展缓慢,三产中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库区产业要有大的发展,仅靠自身能力难以实现。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硬件支撑能力不足。长期以来,由于来自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是投向库区移民搬迁安置,致使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交通设施路网密度小、等级低,原有部分交通设施被水淹没。出境通道和县与县之间、县城与乡镇之间交通不畅;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缺少具有调蓄能力的大中型骨干工程,渠系配套差,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能源、市政、生态环保等设施也比较薄弱。

(四)政府投入有限,移民创业资金紧缺。一方面,库区经济实力弱小,各级财政较为困难,靠库区各级财力难以承受十多万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任。另一方面,大多数移民赔偿款用于建房和装修后,资金所剩无几,甚至靠借款或银行贷款维持生产生活,基本丧失了自身创业的资金能力。

(五)移民自身素质不高,就业压力大。据初步统计,库区移民中18至60周岁的劳动力人口就业率仅50%左右。主要原因是移民文化素质偏低、就业观念落后、缺乏专业技能,加之库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少,工业化程度低,吸纳就业能力有限。

三、“两站”库区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优势

(一)区位优势。“两站”库区地处金沙江沿岸,是云南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是云南对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圈、沟通滇东北城市群的纽带。库区与四川地域相接、山水相连,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尤其是拥有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四大优越条件的水富,与宜宾紧紧相连,交通便捷,拥有万里长江第一港,可直接承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几个县(区)在融入成渝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昆水经济走廊中具有十分便利的条件。

(二)资源优势。一是生物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多种特色农业。库区山高谷深,海拔落差大,立体气候特征及多样性明显,生物资源丰富,加之“两站”蓄水后对库区气候产生的调节将更加有利于许多生物的发育和生长。二是库区地质奇特,发展特色旅游业得天独厚。拥有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西部大峡谷温泉和“两站”下闸蓄水后的高峡平湖风光等一批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适宜发展湖滨等多种旅游。三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随着移民安置的不断深入,后靠搬迁的农村移民富余劳动力和农转城后的失地居民大幅增加,为库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务资源。

(三)政策优势。一是国家把云南纳入长江流域经济带行列,有利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不仅为昭通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两站”库区融入长江经济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二是国家针对水电移民先后制定了开发性移民、产业发展基金、移民后扶资金、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工作,率先在全国提出了“16118”的移民安置政策。只要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研究政策,积极主动争取,“两站”库区将会在未来发展中得到更大的支持和帮助。三是库区本身具有电站地方留成电量和优惠电价等优势,争取和利用好这些优势,将有利于招商引资,发展载能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既可以从根本上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又能从根本上解决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

四、加快“两站”库区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两站”库区的小康是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十多万移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昭通的全面小康。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实现增收致富,才能确保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掉队、不拖后腿。产业发展是实现库区经济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和关键。发展库区经济、增加移民收入,关键在于大力推进库区产业发展。当前,“两站”库区移民工作已由搬迁安置向后续发展转移。只要各级各部门抓住机遇,千方百计加快产业培育,促进移民增收致富,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库区就能实现长治久安,昭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能如期实现。因此,全市上下务必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库区产业发展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机遇意识,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切实解决制约库区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库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

(一)主要措施

1. 科学规划库区产业发展。制定科学的库区产业发展规划,是整合库区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是确保库区产业化有序推进的前提,是指导库区产业健康发展的总抓手。目前,库区各县虽然已编制了一些产业发展规划,但各地规划具有单一性、局限性,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需要市级层面加以统筹协调,推动库区产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为此,要以国家和省的规划为指导,吃透相关政策,结合库区自身实际,抓紧编制和完善全市库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水上运输业发展规划、水产养殖发展规划、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

2.着力发展库区农业特色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和“大品种、大产业、大基地”的发展方向,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要按照“抓龙头、壮龙身、活产业”的思路,着力扶持一批涉农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农业产业化的多元投资格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大市场、生产基地的有效对接,真正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进一步完善运作模式。要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组建产销直挂的水果、畜牧、旅游、水产、蔬菜等协会,注重打造农产品及加工品精品名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

3.全力推进工业发展。一是建立产业园区发展平台。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银行融资、社会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按照“规划设计高起点、基础配套高标准、管理规范高效率”的要求,高起点规划园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布局,高标准建设园区路、电、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绿化、亮化、美化配套工程,真正形成道路布局合理、产业分配科学、水电供应充足、通讯设施齐备、绿化美化达标的产业示范园区。二是积极培育壮大园区产业。围绕库区特色产业,按专业分工突出、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工业集中度高的要求,科学规划园区产业布局,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库区园区新格局。同时,要着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要素外溢,发展配套产业,把自身带动能力弱的产业连接到发达地区的产业龙头上,借梯登高、借势发展,为库区工业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三是优化服务环境。要坚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软环境建设,营造和优化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体制环境、工作生活环境,形成“重商、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的良好氛围。四是建立多种经济成份共存体制。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导民营经济、个体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人才培训和信息资源等方面开展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4.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一是要进一步放宽政策,放开经营范围,鼓励多种经济成份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投入第三产业。二是要坚持突破性发展旅游业。依托库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利用蓄水后形成的新库区景观,发挥金沙江“黄金水道”的纽带作用,开发旅游产品,培育旅游品牌,使其尽快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商贸流通、文化娱乐等其他服务业发展。三是要加强库区旅游分工与协作,在产品开发、线路组织、宣传促销等方面加大市内统筹力度,加强与邻近省市的区域协调,力求达到“双赢”。四是要坚持市场导向就业和政府帮助就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拓宽库区移民的安置就业渠道。五是要依托“黄金水道”,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着力培育一批批发市场和特色专业市场。

5.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发展库区小城镇,关键是要以产业为依托,实现业兴镇富。一是要在制定库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库区城镇化发展体系规划,并严格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二是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要互为依托和支撑。一方面城镇发展要以产业为基础,另一方面在重点城镇通过园区开发,引导产业向城镇集中,促进产业化发展。三是要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集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的筹集建设资金,对城镇路、电、气、水、文化、教育、卫生以及其他专业市场进行改造升级,逐步实现“以城固农、以城促农、以城助农、以城带农、产业兴镇”的城镇化建设新格局,使其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和承载体。

6.严格执行国家生态环保政策。一是要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以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为目标,以恢复、保护和发展森林植被为中心,以防治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为重点,以封山育林和种草护坡为主要方式,从保、退、造、补、封等方面入手,加强综合治理,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二是要加强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整治相结合,扎实抓好库区及其上游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为库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三是要抓紧实施库周绿化带建设工作,大力营造有利于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生态林。四是要继续加强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有效预防和遏止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二)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落实和制定优惠政策。认真研究国家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把国家制定的扶持库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用足、用活、用好,使其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同时,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和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支持“两站”库区产业发展。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加强库区交通道路、农田水利、水上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库区产业发展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三是建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采取向上级争取一点、向三峡公司协调一点,地方安排一点的办法,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推动“两站”库区产业发展。

四是大力开展劳务培训及输出工作。加强移民群众职业技能培训,多开办符合移民意愿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班,增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注重提高培训质量。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推荐劳动就业,促进库区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中,尽可能吸纳库区富余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