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所在位置: >监督工作 >工作报告

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十一五”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审议意见的报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20 阅读:1580

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昭通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关于昭通市“十一五”以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要求,现将贯彻审议意见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昭通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561万各族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三基地一屏障”发展定位和“12346”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事业实现了长足进步,成为全市农业发展较快、农民得到实惠较多、成效较为明显的发展时期。

(一)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大幅度增长,截至2010年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达115.62亿元、增加值74.46亿元。粮食产量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 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175.9万吨。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6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5年的5.82:1缩小为4.5:1。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加快。

一是粮经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全市粮经种植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69.4:30.6调整为62:38。以果蔬、魔芋、蚕桑为主的增收产业项目发展较快, 2010年水果、蔬菜、魔芋、蚕茧产量分别达57万吨、195万吨、23.5万吨、0.58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137.5%、129.4%、82.2%、141.7%。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55.87亿元(现价,下同),种植业、畜牧业与其他产业(林业、渔业、服务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2005年的51.3:40.8 :7.9调整为45:48:7。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全市涉农企业发展到181家,比2005年增151家,其中市级以上涉农龙头企业39家(省级15家);年加工农产品36万吨、产值20亿元、销售收入17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3.5倍、4.9倍、6.2倍。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405个、成员4.3万人,比2005年分别增加282个、1.5万人。四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成效显著。每年培训务工人员10万人以上,2006年至2010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达55.78万人;到2010年底,全市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可达123万人,比2005年增加37.94万人、增长44.6%,实现务工工资收入120亿元,比2005年增长135.3%;实现务工纯收入71亿元,比2005年增长238.1%;农民人均务工纯收入可达1368元,比2005年增长207.4%。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一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全市共整合项目资金79360.65万元(含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76.92万亩,全市中低产田地改造面积累计达341.34万亩。相继开工建设林口、黄水河、罗汉坪、铜锣坝、双河、胡家山6个中型水库,启动建设翠屏山、仙马2个小(1)型水库和一批小(2)型水库,新建小型水利工程2.82万件,建成各类饮水安全工程3.66万件,解决1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176万亩,有效灌溉率达33.7%,比2005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二是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扎实推进。“十一五”以来,全市共实施通乡油路项目42个、1298.2公里,完工28个、878.6公里,完成通达工程项目554个、6179.5公里,启动64个农村客运站建设、完工54个,启动8条二级公路建设、总里程552公里。三是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五”以来,全市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5126件,其中烟水工程41821件(水窖39762个)、蓄水量1547766立方米;机耕路150条、345.47千米,烤房20890座(密集烤房890座),农机具2300台套,烟水工程受益面积达46.24万亩。四是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耕、机耙面积逐年扩大,农机总动力达115.7万千瓦特、比2005年增长64.6%,完成机耕机耙117.2万亩、比2005年增长15.9倍。五是农村能源建设稳步推进。2005年以来,累计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16万口,节柴改灶建设5万户。六是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大棚种植发展到0.51万亩,其中钢架大棚0.14万亩、简易大棚0.37万亩;产后处理冷库7座。新建或改造标准化圈舍 58万平方米,改良或新建草地60万亩、青贮窖2万平方米,购置饲草机械320台(套);引进种猪1061头,新建猪人工受精网点57个、建人工受精室3570平方米;出栏300头以上肥猪的养殖户(场)发展到360家,示范推广水产养殖(网箱)300亩。七是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建成市、县区农业信息网站和覆盖县区、乡镇、村的“数字乡村”农业信息网站群;自2006年起,在全市开展“农信通”手机短信农业信息服务,利用手机短信共向64万农信通短信订制用户发送农业信息5000余条;指导20余家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了信息网站。基本建成上下贯通、横向相连、直达乡村和企业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八是农村电网改造取得实效。“十一五”以来,昭通农网改造共完成投资16.13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无电户用电问题和电价过高的问题,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九是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建成农资流通网点1200个、日用品经营网点1106个、农产品采购网点491个、县级配送中心14个、乡村市场13个;乡村流通网点不断增加,农资经营网点覆盖面达85%以上。

(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农作物良种覆盖率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审定杂交玉米良种20个(自育种12个)、自育杂交水稻良种3个,成功选育了12个玉米新组合和3个杂交稻新品种;累计完成杂交玉米制种5.43万亩,生产种子1367万公斤。2010年,全市推广杂交玉米良种307.8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163.8万亩、杂交水稻良种33.7万亩、小麦良种78.6万亩,分别比2005年增93.5万亩、49.9万亩、3.6万亩、23.6万亩;杂交玉米覆盖率达95 %,杂交水稻良种覆盖率达100 %,小麦良种覆盖率达80.6%。二是农业科技措施推广成效显著。2010年,推广地膜玉米面积220.8万亩,比2005年增长24.7%;推广玉米单株定向密植移栽266.03万亩,比2005年增长24.7%;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27.4万亩,从2006年到2010年累计实施1232.84万亩次;粮食主要科技措施综合覆盖率达87%,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畜牧业科技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牛改良配种由2005年的5.58万头增加到2010年的10万头;猪杂交改良由2005年的29.95万窝增加到2010年的39.7万窝;人工种草每年达5万亩以上,青贮氨化饲料120万吨以上,每年推广应用配合饲料10万吨以上,全市357个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基本实现标准化养殖。三是农业科技示范工作强力推进。2010年,全市各级举办粮食科技示范样板468万亩,比2005年增加449.5万亩,完成粮食高产创建样板124.69万亩。四是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农民420万人次,其中绿色证书培训5.06万人、新型农民培训1.78万人。五是农业科技合作水平明显提升。加强与中国农大、西南农大、云南农大、省农科院等院校合作,对农业增产增收有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积极开展动植物新品种育繁、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品牌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研究。

(五)林产业基地建设快速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营造林390.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40万亩、人工模拟飞播5.3万亩、封山育林145万亩,实施森林资源管护1130.8万亩,完成全民义务植树5100万株,林产业基地建设快速推进,新建各类产业基地240万亩;国土绿化步伐明显加快,森林覆盖率达31.6%,林木绿化率达51.2%;森林资源大幅增长,有林地覆盖率达27.55%。一是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效明显。自1999年天保工程启动到2010年,国家累计在我市投入天保工程资金44000万元,实施公益林建设334.53万亩,其中封山育林192.9万亩、人工造林43.98万亩、人工模拟飞播87.15万亩、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10.50万亩;“十一五”期间投入17767万元,实施公益林建设179.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0.95万亩、封山育林133万亩、人工模拟飞播5.3万亩。二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扎实推进。自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至2010年,我市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54.2万亩、荒山造林80万亩、封山育林0.6万亩,共计134.8万亩;其中“十一五”以来,共退耕地造林1.2万亩、荒山造林18.5万亩、封山育林0.6万亩,共计20.3万亩。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效果显著。截至2010年,我市已建自然保护区15处,保护面积179.7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2%。林业系统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基本涵盖了我市9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90%的野生动物种类和90%的高等植物种类,有效保护了60多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和50多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主要分布地,区域内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四是林产业基地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建设各类经济林基地240万亩,全市经济林基地面积由2005年的283万亩提高到523万亩,其中核桃209万亩、竹子151万亩、花椒39万亩、其他114万亩,另有用材林基地210万亩。

(六)扶贫开发稳步推进,农村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果。

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的重要机遇,瞄准最贫困区域和最贫困群体,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着力实施项目大整合、产业大开发、人口大转移、社会大扶贫,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共落实扶贫项目8385个、项目投资6.24亿元,累计解决和巩固了36.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从2005年的119.6万人下降到2009年的82.9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2.62%下降到14.78%;有7.6万户、34万农村困难群众告别了破烂茅草房,转移安置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农户3579户、15800人。

(七)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引用、制订相结合,不断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面向国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已制订并通过省级认定的苹果、马铃薯、玉米等5项地方标准。在建或已经建成的各类农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示范面积170.2万亩。全市“三品”认证产品累计达到55个,其中42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7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认证农产品比2005年增加44个。获得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29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1.4%,分别比2005年增220万亩、3.14个百分点。

(八)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业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确权到户78.12万户,确权面积1311.75万亩。我市从2008年开始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共有4759个自然村建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5394个、总投资5.06亿元。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全市143个乡镇(办事处)均建立委托代理中心。二是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了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基本理顺农技推广管理体系,建设国家级农技推广示范县区3个(昭阳区、盐津县、永善县),启动了一批基层农技推广、植保预警体系、动物疫情监测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业信息体系项目建设。三是农业管理方式不断改善。各级农业部门在服务方向上,由单一的抓生产向抓生产、流通、信息、市场转变;在服务方式上,已由技术、品种、防疫等方面的技术服务转变为产业、项目、休闲、品牌及市场的产业型服务上来;在服务内容上,已由单一生产型的行业管理,转变为对农业农村经济进行综合管理。

(九)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势头良好。

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舍面积由2007年的430.56万平方米增加到466.79万平方米,增长8.41%。实施卫生建设项目1270个(其中县级医院32个、完工20个,乡级卫生院206个、完工196个,村级卫生室103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1.1%。建设无线发射站19座,完成35.42万户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覆盖14785个村(寨)。农村通信得到长足发展,开展“百场演出进百乡”活动,建成农家书屋591个。建成44家农民网络素质教育培训学校,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9个。截至2010年8月,全市共建成农村敬老院46所,集中供养五保老人3400人,比2005年增加2985人。

以自然村为单位,共启动各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2474个、完成省级村容村貌整治项目233个,整合各类资金70749.13万元投入新农村建设,完成道路硬化92.75万平方米、院坝硬化46.91万平方米、房屋亮化52.9万平方米、新建改建住房109.12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厨房4.08万平方米、改厩4.76万平方米、建垃圾场1.8万立方米、垃圾池263个,维修沟渠25.7千米,铺设人畜饮水管道840千米,新修村组公路101千米,维修村组公路634千米。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六个薄弱、六个较低”。一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较为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全市中低产田地还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6.6%,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33.7%,抗灾能力不强仍是影响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二是优势农业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薄弱,农业保障供给能力较低。三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薄弱,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多数产业还缺乏强有力的“火车头”。四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薄弱,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较低,农技人员普遍知识老化、专业知识更新较慢,科技服务及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五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薄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低, 全市进入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不到农业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六是农业投入保障能力薄弱,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二、“十二五”农业农村工作重点

综合分析我市现有基础条件和未来5年发展趋势,初步考虑“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为: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4%以上,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21.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林木绿化率达55%,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00亿元,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40万人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每年巩固和解决1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围绕以上目标任务,将重点抓好8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加大财政投入,认真落实好各项财政支农惠农政策。

一是增加对“三农”工作的财政投入,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直接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对粮食、油料、生猪和奶业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三是不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加大支农资金整合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力度。

(二)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培育壮大农业优势产业。

一是狠抓粮食生产。到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830万亩,粮食总产量218万吨,农民人均粮食370公斤。二是抓好农业优势产业培植。立足昭通实际,加快发展重点产业示范区,培植壮大8大农业优势产业,稳步增加群众收入。到2015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达257.5亿元,实现农业优势产业产值2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以上。

(三)围绕实施“森林云南”战略,加快林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规划营造林39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65万亩(以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为实施主体),封山育林125万亩;有效管护森林资源162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928万亩,灌木林面积697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450万亩,其中以天然竹林为主的低效天然林100万亩,以人工用材林为主的低产林150万亩,低产低效经济林200万亩;完成义务植树5000万株;基本实现11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镇面山、通道、河道的绿化;建设沼气池15万口,推广节柴改灶10万户、太阳能2万平方米。到“十二五”末,确保有林地覆盖率达32%,森林覆盖率达35%,林木绿化率达55%,森林蓄积量达4650万立方米,新建特色经济林基地210万亩,用材林基地30万亩,使特色经济林基地总规模达723万亩,用材林基地达240万亩,实现农民人均拥有1.6亩以上经济林及0.5亩用材林;林业产值年均增长15%,林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左右。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计划开工建设31件骨干水源工程,其中中型水库11件、小(一)型水库20件,计划开工建设16万件“五小水利”工程,完成103件小型病险水库和8件水闸除险加固、新增库容4亿立方米,计划完成900公里水库干支渠防渗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8万亩,彻底解决全市农村20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对16条(段)主要中小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实施好2个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累计完成投资水利建设投资100亿元。二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继续抓好通乡油路和通达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我市乡村公路路网结构,抓好汽车客运站点建设。建立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长效机制,确保乡村公路建设和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三是加大中低产田地改造力度。坚持精心规划、积极争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严格实施、加强监管,计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265万亩以上中低产田地改造,新建高稳产农田121.5万亩以上。

(五)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强化科技和服务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农技措施推广体系。积极抓好高产、优质、抗病力强、适应性好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引试、示范、推广工作;加强脱毒马铃薯微型薯扩繁工作,实施黄牛冻精改良。稳步推进全市农业机械化进程,农机总动力达218.7千万瓦特,农机耕作率达37.3 %,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2.55万口。二是建立健全疫病防控和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应急处置体系和市、县区、乡镇和村四级动植物防控服务网络,加强防控技术服务和执法监督,实行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有效遏制重大动植物疫病发生和流行。加强农村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市场、流通和信息体系。建设“流通网络”,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促进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整合、改造、升级。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开发利用,逐步形成覆盖到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生产经营大户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四是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扶持和引进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培育1至2家国家级、60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多渠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五是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认证体系和执法监管体系。

(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着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

按照“一体两翼”扶贫战略,继续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积极开展集中连片开发,使贫困农户有1至2项稳定增收的产业,每年解决和巩固10万左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稳妥推进易地开发扶贫,积极搞好信贷扶贫,加快革命老区建设,深入实施“百千万帮扶”工程。努力开创我市农村劳动力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的新局面,力争到2015年,全市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达140万人以上,实现务工工资收入210亿元以上,务工纯收入126亿元以上,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累计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50万人以上。

(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要求,立足各地实际,认真编制好乡镇、村和自然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坚持统筹规划、整村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江边河谷、坝区、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和交通沿线区、城郊结合区各自实际,新启动一批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突出产业培植,狠抓基础条件改善,着力培育好“实力型”、“成长型”、“脱贫型”的新农村试点,梯次推进新农村建设。

(八)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一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真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三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及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创新多种担保机制和担保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有效抵押范围,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