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所在位置: >监督工作 >工作报告

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市规划落实情况的报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19 阅读:1268

市委普法依法治市办公室主任、司法局局长  马绍明

(2010年5月18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的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市规划落实情况的专项报告,请予审议。

 一、基本工作情况

 2006年以来,按照“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市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实施市委“依法治市”战略,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方针,紧扣构建“平安昭通”主题,各级、各部门开展了深入广泛、扎实有效的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各级政府依法决策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所属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公正司法不断向纵深拓展,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效提升,全市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一)各级各部门对普法依法治市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工作开展提供相应保障。

 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市各级干部深刻认识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重要性,也深刻认识到加强对公民的法治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因此,把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将普法依法治市工作有机地融入本地、本部门工作。一是及时成立了普法和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司法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市级和大关、绥江还配备了专职副主任;二是各级党委、政府把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每年召开领导组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存在问题,帮助解决困难,保障必要经费;三是完善机制,制定了《中共昭通市委普法和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工作规范》。《规范》明确了全市普法和依法治市的组织机构,规定了各级工作范围和各类人员的职责,确定了会议制度,使普法依法治市工作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普法工作“谁执法,谁宣传”的机制,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彝良县司法局制定了《彝良县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考核办法》,在组织领导、考核范围、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考核等次和结果、考核方式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考核内容包含组织领导与保障、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四是各级各部门按照“两个”规划确立的“谁执法,谁宣传”“谁主管,谁负责”的运行机制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五是普法和依法治市办公室以“两个”规划为总揽,按年度分解工作任务,拟定工作目标,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进行检查督促,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既按照“两个”规划的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又紧密联系实际,及时补充、完善,做到长期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有机结合,总体有规划、年度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

(二)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各级各部门开展了大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

 1.抓好法律进农村、进社区,着力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制定了《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了农村普法的实效性。市司法局认真组织“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保障民生”主题实践,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普法宣传、举行一次法律讲座、进行一次法律咨询、开展一次法律援助、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举办一次人民调解员培训、召开一次安置帮教社区矫正人员座谈会、进行一次司法所工作业务指导”,以此推进“法律进农村”,编印了《农村普法教育读本》,下发到全市各乡镇司法所、各村调解委员会作为“法律进农村”普法教材;威信县编写了《威信县农民法律知识读本》,每月编写一期《人民调解指南》,发至各乡镇、村;彝良县采取送法进农户,印制普法日历,使普法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鲁甸县送法进清真寺,举办宗教人士法律培训班,各族群众遵纪守法意识进一步增强。

 2.抓好法律进学校,努力增强学生的法律素质。一是乡镇中心完小以上学校配齐了法制副校长,定期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制定《关于规范兼职法制副校长职责和选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法制副校长的任职条件、选聘、职责及管理工作作了详细规定。二是全面开展青少年普法维权“六个一”和禁毒防艾“七要”活动。确立了14家青少年维权律师事务所和144名维权联络员,制作发放了青少年维权服务卡56000张,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三是大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进行图片展览、演讲比赛、法律知识竞赛,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教育,把法制教育与课堂教育、德育教育和整个教育活动相结合,实现了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促进教学质量双赢,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犯罪。四是开展主题为“防范办学风险,减少学生安全事故,提高法律素质,构建和谐校园”的“律师进校园”活动;五是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对学校周边网吧、电子游戏室、录像厅、歌舞厅等进行专项清理整治,有效改善了校园周边环境秩序。

 3.抓好法律进企业,提高依法治企和民主管理的水平。市经委举办了特种作业人员、非煤矿山培训班,强化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检察系统积极做好重点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到企业和重点工程单位走访、座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商部门大力开展市场主体普法学习培训工作,培训个体工商户5万户,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市总工会邀请有关专家和劳保局等单位的领导为非公企业讲解《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知识,深受企业职工好评;各县区大力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送法到矿山、到企业。

 4.抓好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的能力。各级各部门完善了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律知识考核制度、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切实加强法制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学习;部分县区和部门制定了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工作意见,规定学习制度、考核办法、奖励制度,并定期组织公职人员学习法律知识;人大对提请任命的干部实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市政府分期、分批举办《行政许可法》培训班;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分别在昭通监狱、市委党校挂牌成立,干部的法制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委宣传部、市委普法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市司法局组织全市公务员进行“五五”普法知识考试,检验了我市公务员的学法用法效果,促进了“法律进机关”工作的有效实施。

 5.积极创新普法方式,增强“法律六进”实效。“两个”规划实施以来,各级各部门对普法依法治理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创新。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组织了全市“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法律知识论辩赛,16支代表队参加比赛,收到了较好效果;市委普法依法治市办、司法局通过短信等方式宣传法律、法规;市司法局与《昭通周刊》、昭通日报社、昭通人民广播电台分别联办了《昭通司法》、“民主、法治、平安、和谐”、《大家说法》等栏目,其中《大家说法》栏目创办两年来,已经成为昭通市人民广播电台的精品节目,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市委普法依法治市办与昭通市书画院联合,成功举办了首届“法治昭通”书画展;市司法局、市工商局将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知识配以漫画,选取新颖独特的动漫扑克作为宣传手段,让群众在娱乐中学习法律,受到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欢迎;市妇联举办妇女儿童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彝良、镇雄等县开通了普法宣传网站;彝良县印制普法日历、编印“五五普法歌”,威信、盐津等县组建法制文艺团体,送法到乡镇,进村入社,深受群众欢迎,效果明显。这些做法改变了原来一些普法形式单一、方法老套的简单方式,增强了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政府及其部门严格依法办事,民主决策、依法行政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1.建立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同政府决策相结合,内部决策和外部咨询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推行重大项目建设风险评估机制。在制定重大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和有关规范性文件时,组织多种形式的研讨会、听证会,通过电视、互联网,广辟言路,充分听取有关专家、法律顾问和法制机构的意见。

 2.行政执法部门普遍推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全力打造“责任政府”,确保依法行政。制定了《昭通市行政问责办法四项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等制度,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措施,切实做到执法主体明晰、权限明确、责任具体、行为规范,推进社会事务管理的法治化,全面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

 3.市、县区两级政府着力打造“阳光政府”,开通“96128”热线。推行现行文件公开查阅制度和政府上网工程,将政府不涉密的文件、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上网,设置网上办事和参政大厅,为市民参政议政、监督政府行为提供平台;市政府加强投资服务领域建设,为广大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升“今日昭通效率”,打造西部一流投资环境。

 4.规范性文件备案登记工作成效明显。切实把好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查、决定、登记、公布、备案”5个关口,2005年以来,报送省政府登记备案的规范性文件72件;市人民政府收到各县区和市级部门报送登记备案的规范性文件80余件,对其中的15件,依法予以登记和备案,对与上位法相抵触,存在违法或不当内容的3件,1件已作修改,2件由制定机关自行撤销,其余不属于规范性文件的,交由报送机关直接发文。我市规范性文件未出现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情况、也不存在内容违法或不当的情况。

 5.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出台《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通知》,保留行政审批项目100项,成为全国保留项目最少的市级城市之一。

(四)构筑公正司法防线,全力构建“平安昭通”。

 1.千方百计促进司法公正。(1)组织开展了“百案评查”专项活动,抽取2006年来办结的100件刑事案件进行评查;(2)把集中清理执行积案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着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市中级法院穷尽执行手段,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截至2009年9月底,全市两级法院的所有积案已全部执结;(3)市检察院依法对审判工作进行法律监督,建立《关于全市检察机关组织开展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检查活动实施方案》、《关于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试点工作报送有关情况的通知》、《关于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列席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的实施办法》等制度;(4)市中级法院建立健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沟通联络工作机制,成立了人民陪审员管理处,2009年以来,全市两级人民法院共邀请203名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1726件1771人(次),占已结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18.64%。

 2.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1)坚持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不动摇,努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狠抓如实立案工作,努力做到有案必立、立案必查;(2)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一是大力加强治安行政管理,将禁赌工作作为抓手,确定了22个重点整治乡镇,深入开展禁赌工作;二是充实城区巡逻力量。按照“网格布警、屯警街面”的要求,积极落实巡防工作责任制;三是大力加强保安队伍建设,保安服务组织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作用日益显现;四是努力推进城区电子监控设施和出城卡口建设。全市已有昭阳、鲁甸、巧家、盐津、大关、永善、水富7县区完成县城街面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共建设城市报警监控系统探头303个,城市技防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抓住重点,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1.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市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的意见》,对村“两委”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广大农村法治建设,极大地推进了依法治村的进程;市司法局和民政局出台“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标准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全力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扩大覆盖面,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村3个,省级26个、市级50个、县区级932个,力争到2010年6月底,全市“民主法治村”创建达标要实现90%,“民主法治社区”创建达标要实现40%。

2.加强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及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出台《昭通市2009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意见》,现有108个基层工会建立职代会,同比增加99个,增长91.67%;213个基层工会实行厂务公开, 同比增加159个,增长74.65%;规范厂务公开运作程序,县区工会建立法律援助机构12个;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基层工会有318个,签订劳动合同职工61671人。

 二、主要困难和打算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解决个别地方领导重视不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牢固树立起“法律至上”的理念,突出“依法治官”,要求领导干部真正带头学法、用法,解决好少数领导干部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认识不足的问题。

 (二)要进一步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要体现与时俱进,针对不同对象、不同行业的特殊性,进行不同形式的普法,解决好一些地方普法流于形式的问题。

 (三)不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逐步解决人手少、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抓好“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市检查验收工作,为启动“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市做好准备。要充分汲取前两个规划的经验教训,丰富完善好新的五年规划,做好“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市评比表彰工作,以激励先进,鼓励后进,为“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市规划圆满完成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