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所在位置: >监督工作 >工作报告

市人民政府关于遵守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情况报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07 阅读:1546

——2004年11月2日在昭通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杨嘉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邓市长的委托,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报告我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发展职业教育的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19969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施行。几年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以及国家、省里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动员和调动各方面力量,不断推进全市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加强学习、宣传,积极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氛围。

《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云南省职业教育条例》颁布实施后,为加强对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宣传,全市通过召开会议,逐级传达学习,提高各级各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组织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展示职业教育取得的成果;散发宣传材料、悬挂标语,大张旗鼓地宣传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宣传,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进一步加深了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为推动全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制定措施,促进发展。

市政府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其他经济社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贯彻落实《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昭通市中等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十五”发展思路及实施办法》,明确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思路、措施。全市上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结合农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办好一批骨干职业学校,提高初中、高中毕业生去向率,积极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九五”以来,全市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创造特色为重点,加大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的统筹,采取合并、划转等措施,积极调整职业学校结构,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对昭阳区原两所职业中学进行了合并,将技校移交教育部门负责办学,将镇雄县师范学校划转改为普通中学。同时,大力兴办乡镇成人技校。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9所,在校生1.5万人。其中,中专学校5所,在校生5117人;高级职业中学13所,初级职业中学1所,在校职高生6696人、初职生3165人。乡镇成人技术学校173所、村级成人技术学校652所。基本形成了以中专学校为龙头,职业中学为骨干,乡镇成人技校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和网络。

(三)推进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联系。

与市场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职业学校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积极转变观念,调整专业设置,创新办学思路,深化改革,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走内引外联、联合办学、“订单培养”的多元化办学路子,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卫校与省电大、省中医学院、大理学院联合办学,累计招生1050人,已毕业216人。今年学校统招、自主录取新生比计划招生数增加14%。农校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已培训合格6万余人。财校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作开办远程教育,警校、体校与用人单位、市外院校合作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全市职业学校共开办专业60个,涉及农业、林业、畜牧、医护、财政、金融、税务、保安、机械、电脑、餐饮、家政等方面,职业教育与我市经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密切。

(四)增加投入,不断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差,是我市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九五”以来,各级加大了对我市职业教育的投入,共投入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7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400万元,省预算投资1060万元,市级配套310万元,建成教学用房2.6万平方米。职业学校占地面积达到1773亩,建筑面积达19.37万平方米,分别比“八五”末期增长18.9%12.5%。职业学校拥有计算机1500余台、各种图书29万册。同时,各级积极帮助职业学校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彝良县职业中学原占地不足15亩,经市县政府领导现场办公,学校占地扩大到50余亩。昭阳区职业中学合并办学、绥江县职业中学扩建、威信县职业中学建设、镇雄县职业中学发展等,都得到市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市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全市职业学校中,有4所省部级重点学校(农校、卫校、昭阳区职业中学、彝良县职业中学),1所省级示范性学校(镇雄县职业中学),3所省级合格学校。全市职业学校有教职工1792人,其中专任教师738人(中专学校专任教师314人、职业中学专任教师424人),中专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2%,职业中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5%

(五)开展成人培训,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除职业学校承担的职业教育外,全市各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还组织开展职工岗位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劳动部门组织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及下岗失业人员持《再就业优惠证》的技能资格培训和技能培训,自2001年到现在,已培训7600多人,合格率达98%,有2147人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达68%。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人员,通过培训后,都实现了再就业。昭通师专从2000年开始,开办高等职业教育,共开办非师范类专业5个,现有在校生200余人。“九五”以来,全市成人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共培训人员300万人次。全市已申报成立了设于昭阳区职业中学的云南省第182职业技能鉴定所,市企业家协会(侨通公司)的云南省第200职业技能鉴定所,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的云南省第201职业技能鉴定所,正在申报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全市职业鉴定机构有50名经过省级有关部门培训、考核、确认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可进行25个工种的职业鉴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稳步推行和职业技能鉴定规模的逐步扩大,推动了行业、企业职业鉴定工作的开展和初中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

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职业学校自开办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众多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其中,近五年来,全市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按“三三”分流计划,已有1300余人升入高职院校和其他大专院校,有3400多人在全市范围内就业,向省外输出3000人,三种类型的毕业生占中专学校毕业生的85%以上。目前,在全市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第一线技术骨干人员中,有72.3%毕业于各职业学校。其中,农业一线技术骨干有74%毕业于农校和职业中学农科类专业,财政、经贸、金融系统一线技术骨干有79.19%毕业于财校和职业中学同类专业,卫生系统一线技术骨干有78.2%毕业于卫校和职业中学同类专业,体育系统(主要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有79%毕业于体育运动学校和职业中学体育专业。有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成为了企业的技术骨干、业务主管,有的成立了自己的企业,自己当老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00强企业中有21个企业中吸收有我市职业学校毕业生。绥江县职业中学毕业生王虹艳成为北京希尔顿饭店的业务副总管,并被派到9个国家的希尔顿连锁店任巡回总管,年薪达60万美元。彝良县职业中学毕业生吴学军成为北京高康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执行经理。昭阳区以种苹果发家致富的柯富金(“柯大苹果”)就毕业于昭阳区职业中学。

二、全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市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不论是纵向比、横向比,还是与《职业教育法》规定相对照,都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投入不足。

《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后,全市对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形式单一,宣传的范围和时间不够广、不够持久,宣传的内容简单化、一般化,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着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的现象。由于地方财政极为困难,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靠上级,《职业教育法》规定的经费保障难以落到实处。多年来,各职业学校主要靠自身积累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多数学校校舍差,实验实习条件简陋。

(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顺,未形成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

除职业中学归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外,各中等专业学校有各自的主管部门,人员、经费、领导班子配备等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职业教育管理中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统筹乏力的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各级政府在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方面的职能尚未完全到位,未能形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

(三)职业学校办学理念滞后,师资结构不合理。

各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计划经济时代,其办学理念和专业设置都还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各职业中学多数是从普通中学转变而来,有的还承担着义务教育的任务。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多局限于餐饮、家电维修、计算机等常规专业,缺乏特色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文化教师比例失调,缺乏学科带头人。学校在搞活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上难有大的作为,学校自主办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四)劳动就业制度不完善,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发展。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先培训,后就业”政策未能全面落实,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尚未健全、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难就业,直接影响职业学校的生源。近几年来,受高校扩招及社会用人现实造成盲目追求高学历的倾向,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现象有所抬头。职业教育招生已经出现下滑,一些学校完不成招生计划,有的甚至已难以正常办学。

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我们主观上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够的原因,也有我市经济发展滞后、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原因。虽然各级在发展职业教育上做了不少工作,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但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此,市政府将予以重视,认真研究,着力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分析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既要看到困难和问题并存,也要看到机遇和挑战同在。只有认清形势,全面贯彻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统筹,深化改革,多渠道加大投入,依法治教,才能推动我市职业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拥有500多万人口的大市,全市有百万余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生产方式,每年有大量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发展职业教育,能够为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及其它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加大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宣传,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要在全市进一步树立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昭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的思想。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切实把职业教育纳入大教育的范畴,摆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形成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合力,不断推动我市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进一步制定完善规划,明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

针对全市职业教育的现状,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以此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职业教育法》贯彻落实情况为契机,组织有关部门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制定完善全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其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职业教育为就业、再就业服务的目标,以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核心,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学体制、就业体制、投入体制改革,建立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职前职后培训并举,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型工业化建设,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三)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增强职业教育活力。

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办学、统筹资源方面的职能,认真履行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职责,建立和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整合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打破条块分割,淡化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盘活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争取创造条件,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要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在确定职业学校规模、教职工编制、办学经费的基础上,赋予学校用人、用钱、办学的自主权,逐步实现学校责、权、利的统一,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跨区域招生,可与本地、异地职业学校、企业联合办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学校,建设职业培训基地,举办各种培训,探索多形式、多层次发展职业教育的路子。要建立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和评估考核制,有计划地使现有职业学校逐步通过评估验收,成为合格学校或更高等级的学校。加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引导职业学校面向市场,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加强社区医士、高级护理、果蔬栽培、农产品加工、电算会计、市场营销、电子电工、矿业开发、机械维修、餐饮服务等专业建设,做强长线专业,做精特色专业,做大新兴专业。

(四)多渠道增加投入,积极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坚持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思想,千方百计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投入。要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努力争取职业学校的财政性经费逐年有所增加。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5%,其中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区不低于20%。职业学校按规定收取的费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该返还给职业学校的按规定予以返还,禁止截留、挪用职业学校的经费和向职业学校乱收费。各类企业要按《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计划,并承担相应培训经费。职业学校要贯彻产教结合的办学原则,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推进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提高。积极构建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离职进修与在职培训并存、培训提高与自学提高并举的多层次培训制度,培养一批“双师型”、“复合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切实提高专任教师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同时,加强职业学校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把业务提高和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努力,逐步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以上,省部级重点学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到2%,取得双证书的教师达到45%以上,并创造条件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

(六)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发展。

围绕“百万劳务输出”工程,优化成人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县、乡、村三级培训和服务网络,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劳务输出。以外地用人需求为导向,外地需要具有什么技能的劳动者,就加大这方面的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农村基础教育从为升学服务转变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上来,探索在农村初中渗透职业教育的路子,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办综合初中班,主要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教育,为农村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劳动者。加强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普通中小学、涉农站所的沟通合作,实现“三教统筹”,推进农科教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七)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就业服务体系。

严格执行劳动者就业或上岗前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制度。属国家和省规定就业准入控制的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一般工种招收录用职工,要优先录用取得相应职业学校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加强对职业资格鉴定机构的管理,规范职业鉴定工作,为有一定技能的人员就业创造条件。要加大对就业准入的管理,完善管理办法,加强劳动执法,对违反用工规定的单位要依法责令其纠正并给予相应处罚。通过努力,使全市经过职业教育培训,按国家和省规定的就业准入控制工种的持证率达到70%以上,其它工种的持证率达到50%左右。

(八)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市政府准备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联合工作机制。各县区政府要办好骨干、示范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组织、指导并支持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加强对职业学校的评估、指导,发挥政府对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职业学校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计划部门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资源的合理使用。人事部门要指导、督促职业学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并为职业学校教师录用、招聘提供政策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劳动就业执法,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执行“先培训,后就业”政策,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经贸、工商、税务和金融部门要为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服务,积极帮助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解决实验实习场所、税费、贷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加快我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我市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情况,充分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积极研究和解决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市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昭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